朱傳吉
摘 要: 新課改與時俱進,緊隨的不能是落后,應(yīng)該是前進。各門學科都在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不僅學生頭疼,對教師而言也是一項挑戰(zhàn)。對于新課改來說,做好學科的規(guī)劃教學是首要問題。地理這門學科綜合性很強,學好地理這門學科就一定要具備較好的方法與策略,本文針對如何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 高中地理教學 課堂現(xiàn)狀 構(gòu)建方法
對于每位同學來說,一個好的學習方法終生受用,但對于教師而言,能夠構(gòu)建高效課堂是一項挑戰(zhàn)性工作。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的是教學的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所以在地理課上,教師有清晰的思路、嚴謹?shù)倪壿嬍遣豢苫蛉钡?。根?jù)調(diào)查分析得到一個結(jié)論,在一堂課上,如果教師能夠運用不同的方式表達,那么效果大大不同。調(diào)查顯示,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喜歡活躍的課堂氛圍,而且人類在思維活躍時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更強。
一、高中地理課堂的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的高中對文理分科有著一定的定向,但對于地理這門學科,就理科生來說學起來有方法,但對于文科生來說卻是一件難事,因為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偏向理科,理解時需要運用邏輯思維能力,導致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不樂觀。
(一)依賴性
學生對教材的依賴性甚為嚴重,沒有教材就不會自主思考問題,導致教學目標實現(xiàn)不了,并且與課程標準相背。
(二)效率低
新課標標準以學生為主體,需要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但由于一些教師教授課程時仍然運用以前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創(chuàng)新教學,這一沿襲的方式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降低。
(三)教學模式存在缺陷
地理學科是一門偏理性的學科,學習時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新課程改革后,由于高中地理課堂研究相對較少,不能夠很好地與新教材教學大綱結(jié)合,還是沿用以前的教課模式,雖然拿的是新課標模式教材,但實踐的教學模式卻相同。
(四)主次位置認識不清
有的教師在教授知識時帶著一種錯誤心理,認為老師的地位是超然的,即使實行新課改革,卻不在乎,以自我為主體決定每堂課的內(nèi)容。
(五)評價方式單一
高中教師對于學生成績的關(guān)注度比初中時更高,換句話說,就是只關(guān)注結(jié)果不關(guān)注過程,完全忽略了新課標的要求,在評價學生時,只注重實質(zhì)性的優(yōu)點而忽略了個體存在的優(yōu)勢,注重別人對于自己的看法,而忽略了自我評價的重要性。
二、對地理課堂的探析
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教師方面的因素。一堂高效的地理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對地理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一堂安靜、氛圍低沉的課,對學生就是一種無形的折磨,不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受到不同的影響。一堂高效的課堂對于學生來說甚為重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式教材進入高中校園,帶來的是種種問題,但主要對象是學生而不是老師,老師充當?shù)氖侵R的傳遞者,怎樣讓學生很好地接受,并學以致用是關(guān)鍵。教師要扮演執(zhí)行者,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提高學習效率。
三、如何構(gòu)建地理課堂
合理選擇方法方式,對以往不同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并吸取有用的加以運用。(本文中的案例與教師口中的案例不同,它是指教學中的教案、教學體會等。)
(一)教學方法情景化
由于地理這一學科需要一定思維邏輯并清晰的情景化,但老師所舉的例子,大多使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不大,在這方面,教師要盡量言語連帶語言場景化,比如可以把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等都一一說明。
(二)探究性教學
一個好的案例對于地理學科而言,是能夠真實營造場景的,教師應(yīng)該豐富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不是把數(shù)字塞滿,讓學生朝向一個正規(guī)化的方向邁進。對高效課堂的探究不僅在于此,還要對本學科進行一定的構(gòu)想與理解。
(三)教學的針對性
教師在準備教學方案時,應(yīng)帶著明確的目的性,把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準備充分,因為新課標改革后教學主體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而且注重的是實際教學,所以在案例的準備中應(yīng)該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對有效信息進行合理化篩選。
(四)教學的吸引性
學生對于事物的好奇性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案例的篩選要可讀性強些,在講述的方式上帶有一定語氣,這樣可以給學生營造發(fā)揮想象的空間,成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靈活性教學
高中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形式很靈活,要結(jié)合真實處境的感觸,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感受知識的成就感。教師針對不同的問題和詞語靈活變通地加以解釋,這樣才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地理課堂的高效性對于老師而言是一項艱難任務(wù),要不斷探索課堂建設(shè)方式,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改革,用一種創(chuàng)新的思路解決問題,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地理知識的潛在性。
參考文獻:
[1]許忠良.淺談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4.
[2]抽奔波.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選修模塊“海洋地理”內(nèi)容解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5.
[3]李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整合高中地理教材[J].地理教育,2010-5.
[4]吳作誠.談高中地理課的預(yù)習-高效地理課堂的基石[J].中學教學參考,2011-15.
[5]聞民勇.運用新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教科書》為例[A].湖北省地理學會年會文集,2009-5.
[6]楊秀珍.凱里市第八中學.淺議高中地理教育[N].貴州民族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