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平
摘 要:探究閱讀是新課標根據(jù)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新的閱讀方式,能夠在以前閱讀教學的基礎上更大程度地挖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閱讀;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擔負著教育學生識字、閱讀、寫作等能力的重要任務。其中,閱讀能力能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其他科目的學習,因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主動學習意識都受到了抑制,思考能力與習慣長期得不到鍛煉,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一、鞏固基礎知識,減少閱讀障礙
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階段是識字與認詞,學生只有在熟悉字和詞后才能流利地閱讀課文,并且也能理解課文的內容與思想。探究閱讀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認識課文中生僻的字詞,為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有確保學生認識課文中的詞語,才能使學生提高閱讀效率。除此之外,教師在教授課文中生僻的詞語時,還要注意結合課文的語境進行講解。
二、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營造和諧氣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親切、民主的師生關系,只有讓學生心情舒暢地沐浴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才能使學生毫無壓力地投入到學習中。語文是一門語言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人文學科,在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需求,只有為學生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氣氛,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
2.設置故事懸念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精力充沛等特點,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往往比較關注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時制造一些懸念,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在講解課文之前便提問:“小女孩為什么要去賣火柴呢?”學生便紛紛回答道:“因為沒有錢?!薄耙驗槭枪聝??!钡鹊龋链?,教師要首先肯定學生的回答,但是還要制造出懸念:“那么小女孩賣火柴的命運如何呢?請大家仔細熟讀課文,看誰最先找到答案。”由此一來,學生立即對閱讀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好奇心的驅使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課文中。
探究閱讀能使學生對課文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潛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樣才能使閱讀教學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喇嘛甸鎮(zhèn)中心小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