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華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深化小學數學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目前,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也越來越得到教師的重視。事實證明,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學效果,因此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提高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在此,筆者就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做一個簡單的歸納,以期待對廣大同仁的教學活動有所裨益。
一、嚴格按照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來開展課堂教學
新課改之前,教學的中心一般是教師,教學目的本質上來說是完成設定好的教學任務,而非為了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賦予他們豐富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在新課改的這幾年來,廣大教師已經普遍養(yǎng)成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和能力為目的的教學觀。事實證明,這是一條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路子,能夠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更有持續(xù)性、思維更有創(chuàng)新性。比如,在作業(yè)和習題的設計上,就不能為了練習而練習,使得題海淹沒學生,而是應該從激勵和培養(yǎng)思維方面出發(fā),鼓勵學生要算得有方法、有技巧,盡可能地用不同方法來解決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從而讓一個習題發(fā)揮多重作用,不僅要減少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還要降低計算的繁難程度,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
目前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迅猛,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一個有益的補充,教師應該注意充分利用這些技術的優(yōu)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配合教師做好教學工作。比如,針對小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著強烈好奇心的特點,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將數字變成動態(tài)的實物演示,讓更加生動形象的視頻刺激學生,讓枯燥和抽象的數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比如,在解答數學問題時,就可以使用動畫技術來形象地表達問題:如果小明、小方和小美三個學生每次去公園的日期不一樣,小明每3天去一次,小方每4天去一次,而小美每5天去一次,上次三個人在公園遇見是1月1日,則下一次哪天會再在公園見面?這個問題對于一般的學生都有點難度,而經過動畫處理就顯得形象易懂了,也能讓學生在遇到難題時保持解題的興趣。
三、盡量將數學教學內容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
數學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生活實踐史,無論是源于尼羅河測量土地的幾何學還是用于復雜運算的代數學都是如此,可以說是人類的生活現實推動了數學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刻意營造實踐的氛圍,鼓勵缺乏生活實踐的學生要結合生活來學習數學。比如,在講解時間方面的知識時,就可以將機械表、電子表、秒表等不同形式表達時間的計時器拿出來,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時間的不同表現形式,以讓他們感受到親切和有趣。再如,在講解周長這方面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用十個相同長度的塑料棒,圍出盡可能多的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并記錄每個三角形的周長,分析哪種方法的周長是最長的,為什么,對生活有什么啟示等問題,應讓學生有更深層次地思考和實踐。
總之,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地領悟數學知識的內涵。
參考文獻:
田杭君.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學[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4).
(作者單位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高寺小學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