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茂華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理念被提上日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再是口號,可是在施行過程中,卻遭遇“升學矛盾”“資源矛盾”“教育定勢矛盾”,從而讓現(xiàn)代教育變得尷尬。
關(guān)鍵詞:快樂學習;寓教于樂;應試教育;素質(zhì)教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所有授課教室都貼著這樣一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標語。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德、智、體、美、勞不再是口號了,而是被提上教育教學的日程。讀書,不再是簡單枯燥的,語、數(shù)、外、音樂、美術(shù)、體育、勞動、科學、社會、電腦等名目繁多的科目讓課程表豐富而多彩。教育完善了,學生是不是如預期的那樣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呢?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上課前,一邊板書,一邊提了一個自認為十分無聊的問題。齊刷刷的搖頭讓我停下了手中正板書的課題,訝異地看著他們。不確定的再問一次:“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這一次更干脆,“不喜歡?!蓖瑢W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受到震撼的我認真的問:“為什么?”“讀書太枯燥,讀書太無趣,讀書壓力太大?!睂W生七嘴八舌的回答?!凹热蝗绱?,那你們?yōu)槭裁醋谶@里呢?”我繼續(xù)問道。思索良久,有學生說:“讀書期望將來可以找份好點的工作。”另一個學生說:“讀書期望將來可以賺很多錢?!边€有一個學生說:“讀書是希望將來可以生活過的好點?!边€好,至少他們沒有發(fā)表讀書無用的觀點,表揚他們獨到的見解時,引出了古人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黍”這一“功利性”的勵志論。
那一節(jié)課沒有怎么上書上的知識,和大家探討讀書這些年,喜歡上什么課,偶爾都看什么樣的書?無論學生怎樣回答,我都不批評、不點評,只是問,你們在學習中找到樂趣了嗎?你做過哪些最棒的事?你怎么懂得那么多?
在學生紛繁的答案中,可以知道他們的樂趣來自于書中,來自于平時學習的積累。只是由于疲憊厭倦而忽略了書中的真知與樂趣。課后,我一直在思索,小時候的我們,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全部回答都是喜歡,因為以前經(jīng)濟水平不好,上學不容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記得第一次聽鎮(zhèn)上的孩子說起“早讀”,根據(jù)描述,應該就是天不亮起床到學校讀書,于是一班人相約五點到校晨讀。第二天三點過,就各自從家里出發(fā),點著火把步行幾里外的學校去讀書。黎明時分星星點點的燈火,呼朋喚伴的情景至今想來蔚為壯觀。
當下,現(xiàn)代教育理念由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因此教育部為孩子開設(shè)很多的課程。課程開足了,可是否真的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的樂趣?音、體、美學生都很喜歡,可是由于器材、教具、老師等問題,一學期下來,我們的學生除了會唱幾首耳熟能詳?shù)暮唵胃枨?,黑白鍵不識,曲譜更不會認;體育課除了跑跑步,自由的休息外,會做的估計就是教育部規(guī)定必學的廣播體操了;美術(shù)課,孩子們喜歡胡亂涂鴉,涂上充滿夢想的色彩,可是他們還沒有怎么發(fā)揮,課就停了??茖W課讓學生充滿了好奇,可是沒有專業(yè)的老師,課就形同虛設(shè);計算機在當今逐漸普及的大環(huán)境中,更是讓學生歡呼雀躍,遺憾的是我們的機房除了一堆廢舊的零部件外,一臺完整的電腦都沒有,課也就成了課表上的風景。滿滿的課表,從早晨八點到晚上八點,本來輕松的科目在學生心中慢慢地激不起半點漣漪,反而每天10個小時以上的教室生活讓他們覺得無趣。長時間,超負荷的學校生活讓他們厭了,倦了。
作為教育者,誰都期望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可是當下的教育,一邊呼吁減負,一邊以升學率作為標桿,最終讓“寓教于樂”漸行漸遠。只是孩子們慢慢地成了學習的機器,而忘了快樂和微笑。作為農(nóng)村教育者的我們,有更多的無奈,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剝奪了孩子們豐富知識的機會;同時充斥社會各界的視頻、電視、報紙雜志、廣告等視覺媒體,讓學校教育變得乏味;還有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父母所傾注的期望,讓他們覺得學習的厭惡。
期待現(xiàn)代教育真正能惠及孩子,給孩子以無憂自在、懵懂卻快樂、無知卻充滿幻想與期許的童年……
(作者單位 四川省閬中市天宮鄉(xiāng)中心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