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珍
【摘要】新課標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應用性,要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開放,向學生的生活經驗開放,對教材內容要進行必要的取舍和調整,要把那些與學生生活及現(xiàn)代生產、科技密切相關的問題情境和學生喜聞樂見的鮮活材料引入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賦予現(xiàn)行教材內容新的活力。
【關鍵詞】開放性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5-0194-02
多年來,小學數(shù)學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熬費苦心,一味地將"真理的金子""復制粘貼"給學生,學生呢?循規(guī)蹈矩,恪守師言,不敢越雷池一步,奉行老師的"點金術":死記硬背、重復訓練、拼命"爬坡",學習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創(chuàng)新意識也在不經意之中銷聲匿跡。
一、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開放性解決問題
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立足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出發(fā)點。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與建構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方法運用于生活,用數(shù)學思維去思考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用數(shù)學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如:有一次上課,處理數(shù)學課本習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及解決問題時,有一題是這樣的:
一塊長方形菜地,長6米,寬3米。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墻,籬笆至少多少米?
個別同學有點躍躍欲試,有的學生將數(shù)學書托在一只手上,說:"這就是這塊菜地,長( )米,寬( )米,用另一只手從一個頂點開始圍籬笆。"邊圍孩子們邊體會,生:"求籬笆的長度就是求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生1:我會列式。6+3+6+3=18(米)
生2:6×2+3×2=18(米)
生3:(6+3)×2=18(米)
生口頭列式。師: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師:如果一面靠墻,籬笆至少長多少米?"至少"是什么意思?
生:用的籬笆最少唄!(眾生附議)
師:怎樣圍籬笆才能最少呢?
生1:老師你們看,我這樣靠墻圍,(邊說邊將一條長靠在胸前),用籬笆最少。
生2:我這樣靠墻圍籬笆,用籬笆最少。(將一條寬邊靠在胸前)
師:同學們,到底哪種圍法用籬笆最少呢?(學生互相辯論,說明理由)
生:你們看,這樣靠墻少圍了一條長,這樣圍少圍一條寬(這學生一邊講,一邊演示)(生邊聽邊點頭),當讓是長邊靠墻用最少了。
學生一語道破天機,學生都豁然開朗了。有的學生自主的用數(shù)學書動手靠一靠,圍一圍,觀察體會。
生4:(邊圍邊說)寬加長加寬。5+9+5=19(米)
生5:兩條長加一條寬。5×2+9=19(米)
生6:可以用減法嗎?
生齊聲問:怎么減呀?
生6:從剛才的28減去9就行了。
生:為什么?
生6:就是比剛才的周長少了9米嘛,就直接減9米就可以了。
多么好的方法呀!這一次用書當菜地,依胸當墻的動態(tài)演示,動手操作,真可謂學習生活中的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深入人心,埋下了一顆"圍籬笆"的種子,以后遇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就會自我動手操作,自我領悟,自我解決。
二、設計開放性練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溫故知新的主要途徑,課堂練習設計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技巧性。數(shù)學開放題是富有數(shù)學價值的題型,其有利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對問題作出解釋,實現(xiàn)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教材盡管設計了一些開放題,但題量還較少,生活氣息還不夠濃,開放的程度還不夠深,大多數(shù)習題還趨于理想化,標準化。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以開放題為載體、以創(chuàng)新思維為目標,來實施開放式教學。
為加強教學效果,最好把封閉問題改變?yōu)殚_放問題。只要把封閉問題稍加修改,那就變成更有趣,更富有挑戰(zhàn)性的開放式的活動。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開放題或改編封閉習題成為開放題,如放寬題目的限制條件,擴大題目條件的選擇范圍,由封閉題的結果探索所需的條件等,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如復習"長度單位"知識后,我給學生介紹了《小馬虎的日記》:
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衛(wèi)生間,拿起 15米長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約有900厘米。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厘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一根長3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拿出1毫米長的鉛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
老師在小馬虎的日記上寫下"可能嗎"三個字,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原本干巴巴的"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搖身一變,成為富有情趣的《小馬虎的日記》。包裝后的作業(yè)形式活潑、趣味十足,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作業(yè)的積極性,學生覺得興味盎然。
總之,我們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樹立起實施開放性教學的思想,重組與激活教學內容、設計彈性化的教學結構、組織動態(tài)化的教學過程、實施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旨在打破以"課堂中心"的封閉性的教學時空,實現(xiàn)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開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師中心"的灌輸式,進行溝通與對話,真正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