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
摘 要: 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如何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學中一些問題的分析,同時結合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體育的要求內容,對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策略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體育 教學模式
1.引言
隨著現(xiàn)代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學生平時的娛樂內容日漸豐富,學生每天玩電腦及電子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所以體育鍛煉的時間就少了。另外,由于高中生學習任務比較重,體育鍛煉時間也相對更短。由此可見,日常教學中的體育課對于學生體質的增強越來越重要,因此本文針對如何優(yōu)化高中體育教學模式作出以下論述。
2.高中體育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對現(xiàn)階段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充分了解,以及學會對體育課的相關反映,我們可以看出體育課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一是在體育課堂上,體育老師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學生不同的個性和身體特征,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既不能達到學生放松身心、鍛煉身體的目的,又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二是體育老師不注重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手段的革新,總是一成不變,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到乏味;三是體育老師不注重與學生的感情交流,沒有好的師生關系,何來好的教學效果。
3.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措施
3.1強調學生的不同特性,做到因材施教。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力量,而學生則是課堂的主體。其中要上好一節(jié)體育課,學生興趣是關鍵,只有當學生對體育感興趣時才能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關鍵內容在于老師要將學生的感情揣摩正確,深入細致地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材施教。
例如在進行體育課安排時,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制定不同的體育課學習內容。老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每人寫一張紙條,上邊寫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學生寫籃球,有的寫足球和羽毛球,有的寫長跑、短跑,等等,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在上體育課時將喜歡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將喜歡跑步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至于那些不喜歡運動的學生安排他們在操場上散步,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3.2革新教學理念,不斷優(yōu)化教學。
以往大多數(shù)體育老師都認為體育課是簡單,只要在課前將當天上課的內容復述一遍,之后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事實上這種教學理念不利于學生提高體育項目水平,也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體質。因此,體育老師要不斷革新教學理念,不斷采用新的教學手段。但是一切革新要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并且要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體育探究。
3.3新的教學方案的實施。
教學手段一成不變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反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因此教學老師不斷革新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案是極其有必要的。新的體育課方案的制訂原則在于將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主要的主題和方向,同時要盡量生活化,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另外,新的教學方案的實施在盡量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同時,也要了解體育鍛煉的激烈程度,不可以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由于高中學生學習任務較重,每天學習強度較大,如果在某節(jié)體育課上體力透支較大,則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不利于體育課的開展。因此制訂新的教學方案時要保證運動強度適中。
例如為了配合近期廣東恒大奪冠這一熱點新聞,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足球比賽。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提高上體育課的熱情,而且可以讓學生更興奮地參與。但是首先要做的兩項準備就是一要做到學生在參與足球運動中保證自身安全,做到在比賽中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不可以因為比賽結果及賽場上的身體碰撞而產生矛盾;二是要保證比賽時間不可以過長,免得體力透支影響學習。
3.4注重師生之間的感情維系。
在體育課上既要學生聽從老師安排,又要保持心情愉悅地參與鍛煉,就需要以一種極其微妙的師生感情支撐整個過程,可以說在這里需要學生對體育老師有一種崇拜的感情,可以崇拜老師的體魄,也可以崇拜老師高超的體育技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注意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不要因為一點錯誤就責怪學生。另外,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使師生關系更融洽。
4.結語
高中體育在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發(fā)育及學習生活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學優(yōu)化這一論題的論述,總結出以上幾點可行性建議,希望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被采納。
參考文獻:
[1]王建群.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21).
[2]戴金秀.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0(08).
[3]王建群.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