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庭,方以群,陳銳勇,顧靖華,楊 濤,付國舉,劉平小,馮 磊
·短篇論著·
模擬480 m氦氧飽和潛水實驗用氣量的估算
陳海庭,方以群,陳銳勇,顧靖華,楊 濤,付國舉,劉平小,馮 磊
飽和潛水;巡回潛水;用氣量估算;配氣方法
潛水作業(yè)是援潛救生、海洋開發(fā)工作不可缺少的水下技術(shù),隨著潛水深度的加深,水下作業(yè)時間的延長,水中作業(yè)效率在不斷降低,為了提高潛水作業(yè)效率,完成水下復雜的作業(yè)任務,通常采取飽和潛水技術(shù)[1-2],在進行飽和潛水實驗前,除要求飽和潛水設備處于完全備便狀態(tài)和具有嚴格可靠的醫(yī)學保障技術(shù)外,各種氣體的準備對于完成該次飽和潛水實驗也至關(guān)重要。
海軍某研究所在舉行480 m氦氧飽和潛水中,試驗用氣的準備由氣體保障小組負責完成。為了保證飽和潛水順利進行,氣體保障小組根據(jù)醫(yī)學保障組所提供的生理學要求,并結(jié)合設備容積等參數(shù)對所需氣體量進行估算,然后按照計算結(jié)果進行精心細致的配置,完成飽和潛水氣體準備。
設備參數(shù):模擬飽和潛水實驗所用設備是海軍某研究所現(xiàn)有的500m飽和潛水系統(tǒng),該飽和潛水系統(tǒng)包括居住艙、過渡艙、巡回潛水艙和完善的生活設施。其中居住艙容積為20 m3,過渡艙容積為8 m3,巡潛水艙容積為21.2 m3,生活用水排污罐0.65m3,居住艙上配置的遞物艙容積為0.0245m3。
實驗過程:本次模擬480 m飽和潛水實驗分如下幾個步驟:飽和潛水系統(tǒng)加壓階段、穩(wěn)壓停留階段、再加壓至巡回潛水階段、潛水員巡潛、減壓至飽和停留階段、巡潛4 h后開始按照減壓方案減壓至常壓,總減壓時間302.4 h。
大深度飽和潛水所需氣體包括:建立艙室氧分壓(俗稱加壓打底氣)、以純氦在打底氣的基礎上繼續(xù)加壓至預定飽和深度所需加壓氣、加壓至飽和潛水深度期間艙內(nèi)人員氧氣消耗、系統(tǒng)泄漏及排污、開啟遞物筒所需氦氣量和氧氣量,從飽和深度加壓至巡回潛水深度所需氦氣量、巡回潛水期間潛水員呼吸所需氧氣量以及各安全范圍內(nèi)的應急氣體。
1.1 飽和系統(tǒng)加壓用氣量的估算
根據(jù)模擬飽和艙系統(tǒng)設備情況,本次模擬480 m氦氧飽和潛水實驗加壓容積包括居住艙容積20 m3,過渡艙容積8 m3,巡潛水艙容積21.2 m3,生活用水排污罐0.65 m3,居住艙上配置的遞物艙容積0.0245 m3。其中巡潛水艙加壓前注水深度為艙體直徑的4/5處,在巡潛水艙上部留1/5的氣墊層,各艙室容積總和約32 m3。
1.1.1 飽和潛水系統(tǒng)加壓至10 m所需21%氦氧混合氣量
式中,Q為用氣量;V為各加壓艙室容積;Ph為終壓;P0為常壓系數(shù)(取0.1)。
打底加至10 m,相當于10 m水深,轉(zhuǎn)化為壓力為0.1 MPa,則
1.1.2 從10 m加壓至480 m所需氦氣量
1.2 維持氦氧飽和環(huán)境所需要氦氣量QHe的估算
在實驗期間,為了保持飽和實驗艙系統(tǒng)內(nèi)的壓力保持恒定,通常采用補充氦氣的方法來維持系統(tǒng)壓力。
1.2.1 對于系統(tǒng)泄漏引起的艙壓降,穩(wěn)定補氣公式如下。
式中,QHe2為維持系統(tǒng)泄漏壓力所需補充氦氣的量; @為泄漏率(該500 m飽和系統(tǒng)泄漏率為每24 h 1.6%); T為飽和潛水高壓暴露時間(本次試驗高壓暴露時間約為434 h)。
1.2.2 對于遞物筒開啟導致的系統(tǒng)壓降所需補充氦氣量
式中,QHe3為遞物筒開啟導致的系統(tǒng)壓降所需補充氦氣量;V遞物筒為遞物筒容積;Ph為終壓;N1為開遞物筒的次數(shù)(每天限定30次,高壓暴露434 h約為18 d)。
1.2.3 排污罐開啟導致的壓降所需補壓需要的補充氦氣量
式中,QHe4為排污罐開啟導致的壓降所需補壓需要的補充氦氣量;V排污罐為排污罐容積;N1為開排污罐的次數(shù)(每天限定1次)。
高壓暴露434 h約為18 d,則18×15.6=280.8 m3
1.3 巡潛水艙壓力加到巡潛深度所需的氦氣量QHe5的計算由于加壓方案采用的是居住艙、過渡艙、巡潛水艙同步加壓的方案,故巡潛水艙加壓用氣只需計算480 m加壓到493 m時水艙及過渡艙所需的氦氣量即可。
式中,QHe5為巡潛水艙加壓到巡潛深度所需氦氣量;V水艙為水艙氣墊容積(4 m3);n為潛水員巡潛次數(shù)(4人次)。
1.4 巡潛潛水員所需氦氧混合氣的估算
根據(jù)飽和實驗的目的,模擬氦氧飽和480 m潛水實驗項目組擬給參試潛水員進行中度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量,根據(jù)所選用裝具KM-18b裝具,通氣量為R=40 L/min[3],巡潛潛水員所需氦氧混合氣量
式中,QHe-O2為巡回潛水艙加壓到巡潛深度所需的氦氣量;t0為巡潛時間;n為巡潛次數(shù)。
1.5 氧氣消耗量的估算
飽和潛水系統(tǒng)由于泄漏,遞物艙的開關(guān)、排污、飽和潛水減壓過程、以及艙內(nèi)參試潛水員的呼吸消耗,都存在氧氣量的消耗,氧氣的儲備也至關(guān)重要。
1.5.1 潛水員消耗用氧量 由于飽和潛水期間,除了必要的指標測試外,大多數(shù)時間潛水員在居住艙都是以靜息狀態(tài)為主,按照潛水員靜息狀態(tài)下的耗氧量0.33 L/min計算[4]。
式中,R為常數(shù),靜息狀態(tài)下耗氧量0.33 L/min;T為飽和停留時間;n為潛水員人數(shù)。
1.5.2 系統(tǒng)泄漏率補氧
式中,P O2為氧分壓;@為泄漏率。
1.5.3 減壓時維持艙內(nèi)氧分壓用氧量的估算
式中,p1為飽和潛水深度;p2為12 m(12 m后艙內(nèi)氧濃度控制在23%以內(nèi))。
1.6 備用治療用氦氧混合氣的估算
在飽和潛水實驗的減壓過程中,若出現(xiàn)減壓病癥狀可通過居住艙內(nèi)的供氧裝置,用吸氧面罩吸入供氣室供入的治療用混合氣體,進行減壓病治療。
從巡潛深度493 m至20 m均有發(fā)生減壓病的可能,所準備的治療混合氣應包括減壓全過程,治療混合氣的氧分壓控制在150~250 kPa之間,至少保證滿足1個人100 min使用(通氣量取20 L/min)。
式中,Re為通氣量(取平均通氣量20 L/min);t0為治療時間(治療時間暫定100 min)。
在估算時,應盡量考慮到發(fā)生減壓病是在飽和深度減壓的全程,所以選擇濃度時氧分壓應盡量包括全程,分不同梯次,在有減壓病發(fā)生時,以備急需。
通過計算,需要治療混合氣詳見表1。
表1 治療混合氣組成
在實際試驗時,加壓初始階段只對居住艙加壓,所消耗的21%氦氧混合氣比估算的要少。加壓用氦氣估算和實際所用基本一致。在實驗過程中,嚴格控制遞物筒的開啟次數(shù),減少艙內(nèi)氦氣的排放,降低了補壓用的氦氣量,實際使用比估算要少。在巡潛過程中,1號潛水員在水下停留了9 min,2號潛水員在水下工作6 min,3號潛水員在水下工作4 min 30 s,4號潛水員通風2 min,工作5 min,在水下工作勞動強度與理論勞動強度值有差異,消耗呼吸混合氣的量有明顯差異,估算時是按照每一位潛水員水下工作15 min計算。
對照本次實驗的用氣量結(jié)果見表2,提示該用氣估算方法基本可行,可滿足大深度飽和潛水試驗用氣。
表2 模擬480 m氦氧飽和493 m巡潛用氣量和用氣量估算對比(m3)
[1] 龔錦涵.潛水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5:582-583.
[2] 郭杰,金偉,鮑德勝,等.番禺工程飽和潛水作業(yè)醫(yī)學保障[J].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壓氧醫(yī)學雜志,2009,16(2):128.
[3] 余海泉.飽和潛水現(xiàn)場氦氧用氣量的估算新方法[J].中華航海醫(yī)學雜志,1998,5(4):253.
[4] 劉富友.飽和潛水技術(shù)[M].北京:海軍出版社,2004:180-183.
R841.9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4.06.031
2014-08-29)
(本文編輯:彭潤松)
200433 上海,海軍醫(y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