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遠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北京 100081)
奧地利學派是由“邊際革命”三杰之一的奧地利經濟學家門格爾創(chuàng)立的經濟學派。奧地利學派屬于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范式,其對經濟問題的思考和研究有著獨特的視角和獨特的方法,是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堅決捍衛(wèi)者。奧地利學派崇尚方法論上的人類行為學、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在自發(fā)秩序理論、市場過程理論、資本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等方面都有著獨到的闡述。
奧地利學派是西方經濟學的一個非主流學派,這一派別的經濟學家拒絕新古典經濟學的數學均衡模型分析方法,并且對占據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經濟學大加批評,試圖建立一種區(qū)別于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和分析體系。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有門格爾、龐巴維克、米塞斯、哈耶克等。1974年,哈耶克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而奠定了奧地利學派在經濟學界的地位。
奧地利學派的奠基人門格爾認為,人類的社會、經濟現象與生物有機體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其起源、本質、機能都是自發(fā)產生的,社會制度本身就是一種自然過程的產物。哈耶克進一步闡述了自發(fā)秩序思想,即人類社會中存在著種種有序的結構,不是刻意的人為安排的結果,而是許多人追求各自計劃的行動的副產品。自發(fā)秩序包括以下特點:第一,它是自生和自發(fā)形成的,不能歸于某些可以識別的創(chuàng)造者。第二,它沒有特定的目標,獨立于任何共同的目的,只是一種能促進個體實現目標的行為規(guī)則體系。第三,它未必都是復雜的,但是卻有可能達到任何一種復雜程度,從而實現靠刻意的安排而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這些自發(fā)秩序就是哈耶克所發(fā)現的在社會生活中最為廣泛的一種秩序,包括道德、宗教、法律、語言和市場等,其中產生于市場的自發(fā)秩序是最為典型的。
經濟自由思想是由自發(fā)秩序思想引致而來,是奧地利學派思想的精髓之一。在對自由的研究中,哈耶克尤為重視經濟自由,即市場經濟自由。一方面,經濟自由作為分析和評價市場經濟優(yōu)良程度的重要的理論工具,又是促進市場經濟順利發(fā)展的助推器。自由和自發(fā)秩序二者互相聯系、互相影響,自發(fā)秩序先于自由,但是自由在促進人類文明社會的產生、建立和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當自由的秩序延伸到市場這個領域時,便產生了所謂的自由的市場秩序。市場經濟要持續(xù)、穩(wěn)步發(fā)展,市場秩序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擴展秩序是自發(fā)形成的;二是市場秩序的拓展是有潛力的。當這兩個條件滿足時,則市場經濟必定是自由的、良性的和可持續(xù)的。另一方面,經濟自由也意味著自發(fā)秩序在市場領域的運用,即自由的市場秩序。哈耶克把經濟自由看作是市場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和活動自由。個體的市場行為自由包括生產自由、交換自由、分配自由和消費自由。同時,經濟作為政治的基礎,經濟自由還是政治自由的基礎,它為政治自由提供了物質條件。競爭越自由、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建立一個有序的市場經濟。
奧地利學派的學者對于自由的追求十分堅定,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崇尚完全的自由,如哈耶克就聲明自己不是一個完全的放任者,而是認為政府應當對市場經濟進行適當的干預,尤其是在出現市場失靈時。因為市場不可能完全地進行自身調節(jié)和配置,不可能自發(fā)形成國防、外交、環(huán)保、教育等公共產品。哈耶克指出,為了保證自由市場經濟中的所有參與者能夠真正意義上享有自由,必須輔以一個有所作為的政府。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這也正是奧地利學派所竭力反對的計劃經濟,認為計劃經濟是無效率的,抑制了自由和創(chuàng)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放棄了缺乏效率和活力的計劃經濟體制,而轉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0年來的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這也是奧地利學派所提倡的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思想在中國的實踐應用,從而實現了經濟的長期繁榮。
但在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當前政府的權力仍然過大,故如何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處理好“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之間的關系,更多地向市場放權,建設服務型政府,而不是全能型政府,成為了經濟改革發(fā)展中的焦點。全能型政府的職能模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對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動交給市場調節(jié)。政府應當由原來對微觀主體的指令性管理轉換到為市場主體服務上來,轉換到為企業(yè)生產經營創(chuàng)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上來。
故政府應專注于市場環(huán)境和市場秩序維護,而把經濟決策權歸還給市場主體,同時提供各類市場主體自由競爭、公平交易的市場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和主導作用,建立起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經濟體制。在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奧地利學派的思想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建設服務型政府方面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散發(fā)著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1]吳宇暉.《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科學出版社,2010.
[2]方福前.《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鄧正來.《規(guī)則、秩序、無知:關于哈耶克自由主義的研究》,三聯書店,2004.
[4]何信全.《哈耶克自由理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王軍.《現代奧地利經濟學派》,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