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曉云
【摘要】語文大綱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著眼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個“自學能力”放在閱讀上就是獨立閱讀能力,因而這就要求教師正確對待教與學的關系,從指導學生怎樣讀書的角度來組織閱讀教學,把學法作為閱讀教學中自身因素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成為主動性地探索,獲取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而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樹立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正確思想。閱讀訓練的方法有很多,本文簡要分析了課前授以學法、課堂示范學法、課后總結法等幾個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閱讀方法;課前授以學法;課堂示范學法;課后總結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長期的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始終處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強化訓練,無論是識字、寫作,還是閱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認為似乎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豈不知,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這種教育教學方法實在是一種落后、不太實際的教學方法,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個性,阻礙了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
語文大綱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著眼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個“自學能力”放在閱讀上就是獨立閱讀能力,因而這就要求教師正確對待教與學的關系,從指導學生怎樣讀書的角度來組織閱讀教學,把學法作為閱讀教學中自身因素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成為主動性地探索,獲取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而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樹立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正確思想。
以上述要求為標準,教師在閱讀過程中應當努力做到以下四點:
一、課前授以學法
在教授新課之前,教師根據(jù)學生自學內(nèi)容,交給他們自學的方法,進行自我閱讀,預習課文。首先教給他們?nèi)绾巫x懂一篇課文的最基本、最容易掌握的一般方法。
如先找出文章中有幾個自然段,每段各講什么意思。要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從理解詞句入手,抓住重點句子進行概括。讓學生掌握初讀課文的一般方法,并用這些方法預習課文,自我閱讀理解。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教師指導他們用這些方法預習課文,學生很快就會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
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又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知我閱讀的良好習慣,為獨立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堂示范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書本的基本知識,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給學生以“如何學的啟示”。因此在教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授以學法指導,掌握一些方法,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三、課后總結法
教師授完新課或某項知識后,要注意引導學生總結閱讀方法,以提高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寫人、記事、童話、書信、日記等。文章不同,作者的思路各不同,在學習每一種類型的新課后,教師應針對不同文體的特點引導學生總結不同的學習方法,如《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是寫人的文章,作者通過對人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聰明能干、機智勇敢的農(nóng)村少年形象。因此這類文章說應該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等特點。
若是常識性課文,多是采用敘述方法,從這幾個方面對食物的形狀、特點及生活習性等加以說明。對此類文章應該在熟讀的基礎上,可采用先從結構入手,概括每段大意,再綜合歸納文章中心的方法。怎樣讀懂童話、應用文等學習方法都是通過課堂教學后再進行歸納掌握的。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讀書方法,又能使學生學得生動、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四、重點訓練,掌握方法
根據(jù)不同年級和不同單元的具體教學要求,通過重點訓練,讓學生掌握學法。同時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訓練,使學生掌握為好。如:怎樣理解文章題目,怎樣分段、概括段意,怎樣概括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中心思想。重點訓練可以概括同類課文的短文,讓學生用學過的方法進行閱讀,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之中去;也可以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在閱讀短文的過程中加強訓練,使之掌握。
總之,閱讀訓練的方法有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去實踐,才能找到最為理想的途徑。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