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純銀
【摘要】高考作文在高考語文考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從近幾年來看我國高考學生的作文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導致高考作文分數(shù)總體上并未增加。本文主要根據(jù)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以上問題提出了幾點關于高分作文訓練的幾點思路。
【關鍵詞】高中;高分作文訓練;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在高考的語文試卷中,作文是語文試卷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大量的分值。然而,從近年學生高考語文作文分數(shù)的情況來看,學生的寫作水平并未提升,且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學生之所以作文得分低跟學生平時累計少、作文立意單一、審題錯誤以及思維不成熟甚至一些學生的價值觀出現(xiàn)嚴重的偏差等這幾點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日常的作文訓練中要注重對學生寫作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問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訓練,真正地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提高高考作文分數(shù)。
二、高分作文訓練準備工作
(一)克服學生寫作心理障礙
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基本的寫作基礎知識,以議論文為例,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議論文,怎么去寫一篇“規(guī)范的議論文”。讓學生明白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jù)和論證在文章的作用和地位。讓學生了解像道理論證、事實論證等幾種常用的論證方法;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不少的高中學生在寫作上都抱有恐懼的心理,不敢寫、害怕寫、不想寫。因此,教師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上要循序漸進,由簡到難。先通過簡單的作文訓練,逐漸積累學生寫作的經驗和素材,減少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
(二)寫作素材的積累和運用
在寫作中,寫作素材對作文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以及其他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以及提高其靈活運用素材的能力[1]。在寫作素材的積累上,學生要重視課堂內外的各種信息資源。教師通過幫助學生整理課本知識材料,學生充分掌握了課本素材并合理的整理,能夠讓學生在寫作中靈活地提取運用。學生在牢固掌握課本素材的基礎上要注重課外生活素材的積累。像課本素材一樣把搜集的課外各種信息資源素材進行分類整理[2]。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要養(yǎng)成做筆記和寫日記的習慣,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這些記錄都可能成為學生日后寫作的素材;養(yǎng)成看報和了解時事新聞的習慣,積累一些具有時代特色的素材,能很好提高作文的水平和質量;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通過思考鍛煉自己的抽象思維和邏輯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日常的作文訓練中要注重讓學生使用課內外的內容寫作,在增加學生素材積累的基礎上提升學生運用素材寫作的能力。
二、提升學生審題立意能力
所謂的審題,就是學生經過深入思考和反復地推敲所給的作文材料或問題,了解材料或問題的內在含義、寫作要求,根據(jù)材料或問題的含義和寫作要求確定寫作的重點和范圍,最后在確定寫作的切入點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調的基礎上選擇正確的問題或寫作方式方法[3]。根據(jù)當前作文命題方式介紹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關鍵句審題法。在一些材料作文中,存在一些關鍵句子就是材料要表達的中心主旨,因此,學生要正確把握材料的中心主旨句,通過認真深入分析,揣摩把握題意。在學生作文訓練中,教師要先教授學生正確把握中心主旨句的方法,然后選取相關的材料進行練習。
第二,逆向思考的方法,主要是通過結果去找出原因,這種方法也叫做由果溯因審題法。因為事物都是與其他事物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材料作文的審題中采用逆向思考的方式,根據(jù)材料的結果逆向推出產生結果的原因,這種方法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逆向思考審題法應用范圍較廣,因此需要教師重點地去講解,讓學生靈活地掌握和運用。
第三,聯(lián)想遷移引申法。這種方法常常用于寓言故事或自然想象為作文材料的審題。因為這類材料雖然很容易找出關鍵句,但是材料本身對寫作沒有太多有用之處,因此,必須將這類材料與社會生活和實踐相結合,再確定寫作的主題。面對這種作文材料需要學生具有很好的思維以及對材料的聯(lián)想遷移能力。所以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
第四,練習實際的審題法?,F(xiàn)如今高考作文材料越來越多地與時事貼近,例如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材料就采用了溫總理的故事。對于這類材料,教師要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正確讀報的習慣,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摘抄自己關注的時事內容,要求學生根據(jù)時事寫時評,激發(fā)學生關注時事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逐步關注時事的習慣;除此之外,要培養(yǎng)學生深入挖掘材料內容的習慣和面對事情樹立正確是非觀的能力。
三、構建有效的作文結構
由于高考時間較短,考生要構建良好的作文結構,這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明了,將文章的重點和亮點快速呈現(xiàn)在閱卷者面前。因此,學生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法構建。第一,合理地運用小標題和序號,以凸顯文章的層次感。每個小標題和序號后都是從話題的不同角度和層次去描寫或論述,所有的小標題組成一個整體的文章,這種作文結構設計法可以凸顯作者的邏輯性和層次感,提高作文的水平。第二,善用提示語和中心句。在每個自然段的段前或段末用一句話總結概括本段的中心思想或內容,可以起到與使用小標題方法同樣的效果。第三,采用整齊的表達方式去凸顯文章的層次感。采用這種作文結構要保證作文內容表達方式的順序不能混亂,這樣文章在閱讀時才能給閱卷人有整齊美的感受,也方便他們迅速了解文章的思路。
四、結語
寫作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時寫作也是學生最懼怕的語文知識內容,它并不像其他知識那樣具有具體可行的訓練方法。學生通過對高分作文訓練,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通過對日常生活素材積累和時事的關注,還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但是以上的訓練思路還存在一些缺陷,思路還不算很完整。因此還需要更多的教師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不斷地積累經驗,繼續(xù)完善學生的高分作文能力訓練,幫助學生走出寫作的陰影,真正實現(xiàn)學生輕松寫作。
參考文獻
[1]張路偉.高中議論文寫作訓練策略探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9).
[2]于洋.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新探[J].語文天地,2013(21).
[3]蔣國華.高考作文結構的格式化[J].文學教育(上),2012(22).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