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新一輪的英語課改要求在英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鑒定基礎。為學生的發(fā)展有一定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在課堂中實施導學案。那么怎樣實施英語導學案呢我談談我的看法。
一、研讀學案,確定有效教案
在學生自學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第二,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作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傊?,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實施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精講釋疑。精講釋疑就是在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根據(jù)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
反饋檢測。這是導學案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反饋檢測的設計應緊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能力培養(yǎng)目標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應由淺入深、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檢測的測重點應有所不同。檢測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讓學生通過檢測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以便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指正,做出正確的評價。
二、集中集體的智慧,使學生受益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我們充分利用我們集體的智慧,在單詞學習、新授課文、課外閱讀、補充鞏固練習等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導學案感興趣,對不同的操練方法感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并掌握了重點、難點。例如:我們初二學生現(xiàn)學的英語教材,學生對大量的詞匯有點不知所措,學習單詞過程中不能完全消化掌握單詞,時間一長,造成大量生詞堆積,影響英語學習,所以單詞掌握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我們就把單詞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
三、“學案導學”,注重“導”與“學”
1、“學案”應注重“學”;
學案中的“學”在教學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幾乎整個活動過程都在圍繞著學生的“學”展開一系列有效的訓練活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覺英語課是充實的。因此,在設計學案時應主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知識水平,本節(jié)課學生應掌握哪些知識,發(fā)展他們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們目前的水平與教材之間的差距,準備一些適應學生自身語言能力的活動和帶有自主性的活動。注意設計的層次和梯度,讓差一點的學生“吃飽”,好一點的學生“吃好”,優(yōu)秀的學生“跳一跳”,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立體交叉互動創(chuàng)造必備的訓練條件。
2、“學案”應注意“導”;
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教師是學生的得力助手,絕對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學案,教師在課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對時間的支配權(quán)利,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別,不要無故干涉學生的活動,要相信學生的能力,他們遠遠不像你想象的那樣“拙”。在課堂上,我們要千方百計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旦你給了他們足夠的機會和時間,他們潛力的巨大會讓你瞠目結(jié)舌。在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發(fā)揮我們的主導作用,注意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樣性、教育方法的藝術(shù)性,使我們的教學有戲劇性的境界。對學生大可不必擔心,放開他們的手腳,大膽的施展自己的才華,我們在巡回的幫助他們時,學生絕對不會“冷落”了你,你自己也開心的參與,忙得不亦樂乎。
3、有了“學案”,教師的任務并非減輕
我們實施了“學案導學”方案后,實際上是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yè)修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明確自己的任務,加強業(yè)務素質(zhì)。課堂上認真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不是有了“學案”就“放羊”,把課堂教學搞的熱熱鬧鬧,沒有成效。課下教師需要搜集更多適合教材、學生的教學、教育資料和相關(guān)信息,供學生參考和學習。由此,此時教師的任務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過都“隱藏”在課下了!課下,教師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細;努力準備各種材料,使之更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邏輯性、趣味性、生活化,力爭做到“百貨迎百客”。這樣的課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四、反思
“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的不足,變教師單向知識傳授為師生互動合作,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凸現(xiàn),真正實現(xiàn)了“教與學”零距離接觸。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五、解決辦法:
1.尋找學生知識地“興趣點”,巧設活動,落到實處。
精心設計每一項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保障。教師既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到實效性——誘導學生運用已有經(jīng)驗提升自己獲取新知的能力。在教學中使設置的活動目標明確,形成梯度。這樣才能確保每一項教學活動都落到實處,不流于形式。
2. 加快節(jié)奏,優(yōu)化時間,給學生發(fā)展思維的空間。
“高效課堂”提倡“快節(jié)奏、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必要的說明解釋,要將學生的學習行為統(tǒng)籌加以考慮。通過優(yōu)化教學時間,使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大了,活動密度增強了,課堂節(jié)奏加快了,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增多了,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解決教學時間不夠的問題。。
六、及時評價,樹立信心,不斷進步
一個人要不斷進步必須有人不斷地鼓勵、幫助他樹立自信,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在漫長而艱苦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會產(chǎn)生厭學、退卻心理,這時及時地作出評價、及時的鼓勵尤為重要。導學案里,要附加自己評價、同學評價或教師評價,如單詞學習結(jié)束后,讓學生爭當朗讀小能手,讓基礎較差的同學對自己會讀出多少單詞為自己打分,對自己當天的表現(xiàn)與以前相比較評定有沒有進步,不斷激勵學生,幫助他們逐漸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看到自己的進步,能不斷向著前面的目標努力。在導學案的最后附加名人名言,增強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導學案這一策略,極大的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成為學習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