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達韜 劉會
群眾
參與機制
——全市各市級部門、各區(qū)縣積極建立“事前問需于民、事中問計于民、事后問效于民”的群眾參與機制,高度重視民主民意民智,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破解難題
7月的重慶,開始展現(xiàn)“火爐”的威勢。
而家住南岸區(qū)匯洋小區(qū)的葉女士,對這個夏天卻不再焦慮,“可以吹空調了”。
夏天吹空調,冬天開暖爐,這是很多重慶人的選擇。
可葉女士已經很久沒享受過這種生活了。
匯洋小區(qū)是一個棄管小區(qū),長期“用電難,沒人管”。
“反映過不少次,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比~女士說。
而因為去年民生實事的推進,現(xiàn)在葉女士再也不用擔心無故停電了。
“民生實事辦得確實讓我們滿意了。”葉女士高興地說。
民生之問
老王是南岸區(qū)雞冠石鎮(zhèn)興隆村人,他一直有個念想——在家門口修座橋。
興隆村與江北區(qū)隔江相望,但老王之前去江北,都要繞很遠的路,花上個把小時。
2012年,老王的夢想走進了現(xiàn)實——寸灘長江大橋正式動工。
“這意味著從南岸彈子石到江北機場只需要十幾分鐘。”那段時間,老王很興奮。
但待到動工之后,老王卻有點高興不起來。
老王的房子離大橋工地不遠,“早上還拖得干干凈凈的地,中午就蓋了一層沙土”。
非但如此,工地產生的噪音也讓村里人苦惱不已,數(shù)次交涉,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我們都知道修橋是好事,但在這個期間,確實對我們生活造成很大困擾。”老王說。
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寸灘長江大橋在修建過程中遭遇尷尬——群眾對噪音、灰塵污染等問題十分煩惱。
而這種“煩惱”還有很多——
“一些民生工程,根本不是我們需要的?!?/p>
“有些民生工程在推進過程中,反而給群眾造成了更大的困難?!?/p>
“一些民生工程成為了爛尾工程,沒有達到效果。”
…………
2013年,在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南岸區(qū)民生辦公室收集到諸多此類意見。
民生工程不得民心,該如何破解?
隨后,南岸推出了“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的群眾參與機制。
問需于民
電話一個接一個,電子郵箱也爆滿……
2013年11月,南岸區(qū)民生辦公室前所未有地忙碌。
而這都源于不久前,南岸區(qū)民生辦公室在市級媒體上發(fā)布的一條消息——“南岸區(qū)征集明年民生實事項目,請你提建議”。
這條消息梳理出南岸區(qū)初步擬定的2014年12件民生實事,供市民討論,并公布了民生辦公室的聯(lián)系方式。
在南坪上海城工作的尹茹第一時間關注到了這個消息。
“怎么都沒提擴大免費WIFI覆蓋?”尹茹有點不滿意。
作為年輕人,尹茹經常和朋友們抱怨商圈的WIFI熱點太少。
“以往民生實事的擬定過程,多是‘大官問小官‘上級問下級,缺少同群眾的直接聯(lián)系,不接地氣。”市委黨校教授黃遠固說。
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尹茹將自己的想法發(fā)送到南岸區(qū)民生辦的電子郵箱。
一個多月后,2014年南岸區(qū)民生實事項目最終出爐,“在重要公共區(qū)域實現(xiàn)免費WIFI全覆蓋”赫然在列。
“沒想到真的被采用了!”尹茹很是驚喜。
“最開始我們并沒有考慮這項內容。”南岸區(qū)民生辦公室副主任楊勁說,“而區(qū)領導在審議時覺得這個建議可行,是群眾的真正需要,于是我們將這項建議‘轉正?!?/p>
尹茹還注意到,原先的12件民生實事被濃縮為10件,“但是更有‘含金量!”
“可以說,通過‘問需于民,這些實事件件都是民生訴求,事事飽含群眾聲音?!睏顒耪f。
問計于民
2014年南岸區(qū)民生實事推出沒多久,南岸區(qū)花園路街道團圓堡社區(qū)居民廖朝東就注意到了。
“可算是等到了。”廖朝東很興奮。
讓廖朝東興奮的是他們反映已久的“老舊居住區(qū)綜合整治”被納入10件民生實事。
“可別再是‘雷聲大雨點小?!迸d奮之余,廖朝東心里直犯嘀咕。
倒不是廖朝東多心,由于小區(qū)居民較多,以往數(shù)次改造都因為方案眾口難調而被擱置。
仿佛是回應廖朝東,沒多久,花園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黃鴻森帶隊來到了團圓堡社區(qū)院壩。
“社區(qū)怎么改造,用什么方案,大家來定,我們來聽取大家的建議,也歡迎大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監(jiān)督。”黃鴻森開門見山。
在場居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你提建議,我提疑問,好不熱鬧。
黃鴻森邊聽邊記,不時插話回應居民疑問。
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隨著“支持”的人越來越多,社區(qū)改造方案雛形漸漸顯現(xiàn)。
這邊在火熱地議論,那邊南坪星宇花園小區(qū)的公共樓道里也是人聲鼎沸。
就公告欄上張貼的電梯改造更新投標書,熱心居民們熱烈討論著。
“當然是便宜點好噻!”
“關鍵是質量,這可是關系到生命安全!”
在農村危舊房改造、城市棚戶區(qū)改造、消除多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等方案制訂過程中,這種熱鬧場景屢見不鮮。
“通過廣泛‘問計于民,實施方案的方向更加明確,同時通過群眾監(jiān)督,確保工作不會延誤、走偏?!睏顒耪f。
問效于民
7月2日,到外地的女兒家住了大半年的周毓芬回到了位于南岸區(qū)響水路的家。
剛進小區(qū),周毓芬差點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昔日堆滿垃圾、瓦礫的壩子變得干凈、平整了。
周毓芬的家在響水路35號,屬于老舊小區(qū),同花園堡社區(qū)一起被納入“老舊居住區(qū)綜合整治”的范疇。
“這才半年時間,想不到變化這么大?!敝茇狗液荏@訝。
周毓芬進家門沒多久,社區(qū)干部就找上門來。
“周大姐,你對這次改造效果滿意不滿意?”
“這速度又快,效果也好,哪會不滿意啊。”
“還不是因為大家的支持,這是一張表,你給打個分。”
“還打分?”周毓芬疑惑地看著手里的表。
“現(xiàn)在每一項實事完成后,我們都會發(fā)放滿意度調查表,請你們打分。”
“要得!”周毓芬爽快地打了個“100分”。
后來周毓芬才知道,“南岸區(qū)所有工程類民生實事都會實施滿意度調查”。
截至目前,南岸區(qū)已完結的民生實事中,群眾滿意度達到了90%。
“民生實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睏顒耪f,“唯有將‘三問制度貫穿于民生工作當中,才能真正把群眾需要的事辦成群眾滿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