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學敏
【摘 要】新課標準強調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要改變過去單一的灌輸式、接受式教學法,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從三方面展開研究,對新課標下高中體育運動技能教學方法進行探究,預想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體育;教學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標準強調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要改變過去單一的灌輸式、接受式教學法,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往往運動技能教學學生普遍興趣不高,教學效果較差,這顯然與新課標精神不符。體育課還要不要運動技能教學,怎樣教學才能貫徹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針對上述問題,筆者理論聯系實際,提出幾點新課標下高中體育運動技能教學方法。
二、運動技能教學的理論基礎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水平五》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提高運動技能的水平,增強運動技能的運用能力”。運動技能既是發(fā)展學生體能和促進學生身體發(fā)育的主要手段,也是養(yǎng)成教育(文化傳遞、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性培養(yǎng))所不可缺少的媒介體??梢哉f排除運動技能的教學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愛好在學校確定的范圍內選擇運動項目作為學習內容,從而減少運動技能學習的項目內容,以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不是說忽視運動技能教學,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愛好和專長,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三、運動技能教學的實踐方法
1.引導性、自主性教學法
由于體育運動項目的個體特性,高中階段許多運動項目的教學過程,無需按運動技術的形成規(guī)律進行反復的深教,學生經過9年的體育學習,已初步了解和掌握許多運動項目的基本知識和練習的基本方法,在課余參加多種運動項目的活動中增強了體能,提高了參與體育活動的能力。體育運動中“會”與“不會”因運動項目而不同,如游泳、器械體操等就存在“會”與“不會”的本質區(qū)別,田徑項目中的跑、跳、投基本不存在“會”與“不會”,只有“好”與“不好”、“正確”與“不正確”的區(qū)別,集體性的球類項目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運動,因此,在教學中應區(qū)別對待。筆者認為:高中體育運動技能教學中部分運動項目以引導學生自學自練為主。
2.探究性、合作性教學法
在探究性教學過程中,我們更多的是注重教法的研究,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歸結于教學方法的不適當,忽視了學生學法的研究和探討。學生的運動技能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在自我鍛煉、相互練習與合作學習中得到提高與發(fā)展。因為體育運動中許多運動項目如球類等都需合作探討才能完成練習。高中學生生理發(fā)育基本成熟、興趣愛好相對集中,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認知能力較強等特點,許多運動項目完全能通過自學、探究、合作的學習達到較高運動水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探o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營造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氛圍。
3.開放性教學法
開放性教學是把以教師為主的教,變成以學生根據愛好、興趣自主活動為基礎,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掌握運動技能的教學法。增加了學生的活動時間,同時教師可以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的需要,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首先,開放教學的內容,重視改造傳統項目和引入新興運動類項目,讓學生自主選擇最需要最投入的教學內容,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積極性。如定向運動、體育舞蹈等。教師要注意教材內容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根據高中階段教學特點,既要重視全面素質的發(fā)展,又要發(fā)揮部分學生的特長。旨在讓學生主動要求掌握運動技能,從而達到教師運動技能教學的目標。
其次,開放教學的過程,傳統的教學過程是上課后教師宣布教學內容——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結果往往教師教不好,學生不愛學。實際上,學生對一些體育項目的了解和掌握并不比教師少。教師只要充當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讓學生自主探索,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因為體育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學生課后繼續(xù)練習,以便學生鞏固提高運動技能。教師可以在課外體育活動中讓學生自行組織一些小型的比賽,課外體育活動參與多少可以與教學評價掛鉤,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在汗與笑中掌握了運動技能。
總之,以上是作者提出的幾點新課標下高中體育運動技能教學方法。高中體育運動技能教學方法有很多,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將會層出不窮,只要不違背新課標精神,又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法,都可以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保證學生每天體育活動1小時。讓我們共同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吧!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3]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7
[4]楊樺.“自主學習”教學法的理論構想.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