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數字化技術的逐步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可以達到思考問題、理解問題、掌握問題的目的。文章分析了當今高中課堂教學的現狀,探究了當今普通高中課堂教學模式收效甚微的部分原因,并對此提出了應當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合理建議。本文分析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法的具體特點,從而更好地讓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有新的了解與認知,從而為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奠定好的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的應用 教學觀念的創(chuàng)新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8-0079-02
1 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必然性概述
隨著整個社會經濟能力的迅速提高,信息技術為主題的科技也已經日新月異,整個社會也就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的課堂教學方法與質量,已經成為了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如何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更是整個教育界面臨的難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改革,中國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已經開始。應運而生的信息技術教學法經過實踐證明是非常優(yōu)秀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一種通過以多媒體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主動應用和學會新知識,新技能。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調動起學生的形象化思維能力,讓整個教學通過一種互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使得高中學習在緊張之余也能體會到快樂。
2 當今信息技術教學在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技術教學濫用,阻礙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思維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普及,以往教師通過板書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問題的現象越來越少了,更多的則是教師用形象化的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如應用多媒體教給學生數學公式、英語單詞等。在學生尚不能完全理解的情況下要求學生完全記憶和掌握,再通過信息技術的快捷性操作,從網上下載大量的重復性的例題,教給學生難以理解的解題方法,對于壓力巨大的高中生來講,從某種角度來說,信息技術教學的濫用,實際上是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
2.2 信息技術教學的普及,無形中增加部分課程的難度
在高中課堂學習中,一部分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同時,受到信息技術知識形象化的影響,無意中人為提升了學生接收知識的能力。比如高估了學生從動畫片段中領悟到的新知識,實際上,學生并沒有對新知識有較高的接受能力,即使課堂上通過信息技術的教學能夠較快的接受,也往往會在課后由于理解不全面、不深刻而迅速遺忘。無形之中,學生就會漸漸跟不上教師使用多種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速度,無疑增加了學生學習課程的難度。
2.3 教師過于重視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減少了師生間的溝通交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教學除了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以外,還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然而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當今教師往往對此不太重視,這些課堂的教學很明顯是不合格的。嚴重來說,課堂教學的重復低效性抹殺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更是無情地扼殺了學生的互動交流能力,課堂上的教學已經衍化成了單調乏味的單方面教學,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就在這種“填鴨式教學”中消耗殆盡。因此,過度應用多媒體為主的信息教學模式,忽視高中生作為接受知識的主體,這明顯不利于師生間的溝通交流。
3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教學中正確應用的措施
3.1 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將傳統和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充分結合
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同時,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能忽視傳統的板書作用,而應注重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方式的結合,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輔以信息技術的應用,才能更好地創(chuàng)造優(yōu)秀的教學環(huán)境,更利于高中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3.2 發(fā)揮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yōu)勢,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在高中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與人交流、分享,進而讓整個教學通過一種互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之間可以自主合作,教師僅僅作為解決問題的指導者,不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快樂,進而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構建在信息教學模式上,以學生為主題的新型課堂。
3.3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簡化部分課程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教師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而不是單純地依靠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要讓高中課堂上的教學模式充滿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模式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多角度地思考,對問題有全方位的理解和思考,進而達到對部分課程教學中重點難點的簡化作用。要讓學生不拘泥于習慣性的思維,開闊自己的思路,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思考,進一步總結歸納,從而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3.4 模擬構建課堂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激情
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教師也需要注意一些模擬情境創(chuàng)設的技巧,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效果。比如在引入新課程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引入一段動畫或是幾幅圖片,進而創(chuàng)設出符合課程要求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在進行情境問題的創(chuàng)設時,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樣才容易被學生理解,學生才更愿意積極參與其中。同時,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更要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創(chuàng)設問題中積極思考。除此以外,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與人交流與分享。所以教師在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時,也可以適當加入要求學生合作完成的環(huán)節(jié),從而增強學生之間合作的能力。
4 結語
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而又合理地對多媒體的技術進行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更需要把握一定的設計技巧,同時還要結合高中生的具體特點來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整個課堂教學才能夠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鎮(zhèn)遠中學,貴州 鎮(zhèn)遠 557700)
參考文獻:
[1]劉代松.淺析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雜志,2013,4(20):190-191.
[2]楊夢.淺析新課標下高中信息課堂教學中的若干問題[J].廣東教育研究,2010,(12):60-62.
[3]黃耘.新課程標準下信息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9,(13):66-67.
[4]胡利,楊守光,李巖.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廣泛應用[J].創(chuàng)新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2010,09(11):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