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華 ,董燕艷 ,章曉軍 ,張麗君 ,李 梅
(1.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2.寧波市婦兒醫(yī)院,浙江 寧波 315012;3.寧波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浙江 寧波 315020)
妊娠期糖尿?。℅DM)是指妊娠期間首次發(fā)現(xiàn)或發(fā)生的糖代謝異常,可引起巨大兒、胎兒窘迫等不良妊娠結局,且患病孕婦遠期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幾率明顯增加[1]。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膳食結構不合理等因素,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嚴重影響孕婦及胎兒的健康。作為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公共健康問題,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引起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及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重視。臨床工作中,一些醫(yī)護人員對GDM缺乏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許多孕婦對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較低,未形成孕期健康行為,對醫(yī)護的依從性較差,血糖控制不滿意。本研究旨在通過對GDM孕婦實施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其健康行為,保障母嬰健康。
隨機選取2011年10月—2012年3月在醫(yī)院行產前檢查,經50g葡萄糖篩查(GCT)、75gOGTT(口服糖耐量試驗)確診為GDM的孕婦98例,年齡24~39歲,孕周28~38周。
于妊娠24~28周門診產前檢查時常規(guī)做血糖篩查,篩查為陽性者行75gOGTT,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1小時血糖≥10.6mmol/L,餐后2小時血糖≥9.2mmol/L,餐后3小時血糖≥8.1mmol/L,其中具備兩項或兩項以上即可診斷為GDM。
1.3.1 為GDM孕婦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列入高危妊娠并進行系統(tǒng)管理 為GDM孕婦制訂防治計劃,門診每2周隨訪1次,孕28周開始每周門診隨訪,對血糖不穩(wěn)定者動態(tài)監(jiān)測血糖變化并進行記錄。定期進行GDM咨詢,介紹GDM的病因、高危因素、癥狀、預防措施,為GDM孕婦進行健康教育及行為指導。
1.3.2 個體化飲食干預 飲食治療的總原則是既能滿足母親和嬰兒的生理需要,又要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根據(jù)GDM孕婦標準體重及孕前體重指數(shù)(k g/m2)計算出每日所需總熱量,并結合血糖、孕周、孕期活動量制訂個體化膳食,實施食物交換份法教育,提供治療性飲食處方。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比例分別為50%~60%、25%~30%、15%~20%,蔬菜每日攝入量不少于500g,食物中必須有充足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根據(jù)孕婦的飲食習慣、治療情況或病情需要進行飲食安排,每日6餐,早、午、晚餐和兩餐之間的加餐及夜宵。
1.3.3 運動干預 運動方式采取快步與緩步行走交替進行或同等量運動,其中以上臂活動更適合且較為安全。餐后1小時開始,持續(xù)20~30分鐘,為中等強度,心率達到80~100次/分,孕婦運動后自我感覺有微汗。制訂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危險動作,有低血糖反應者立即停止運動。
1.3.4 心理干預 GDM孕婦首次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往往出現(xiàn)焦慮與緊張情緒,如長時間出現(xiàn)不良心理反應,則會對GDM的病情控制不利。通過健康宣教幫助GDM孕婦調整心態(tài),消除不良情緒。
1.3.5 血糖控制標準 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1小時血糖<7.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6.7mmol/L。
(1)血糖水平的測定。血糖測定均采靜脈血,利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比較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前后GDM孕婦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是否存在差異。
(2)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前后GDM孕婦健康行為的評價。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GDM孕婦進行評價,主要包括飲食控制是否合理、定期監(jiān)測血糖、堅持適當運動等。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GDM孕婦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較干預前明顯下降(P<0.01),見表1。
表1 GDM孕婦干預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情況(,mmoL/L)
表1 GDM孕婦干預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情況(,mmoL/L)
時間干預前干預后t P空腹血糖 餐后2小時血糖6.4±0.55.1±0.223.90<0.0110.2±0.45.9±0.659.03<0.01
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前后飲食控制、血糖監(jiān)測、運動、體重控制、健康知識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干預有效,見表2~6。
表2 GDM孕婦干預前后飲食控制情況(人)
表3 GDM孕婦干預前后血糖監(jiān)測情況(人)
表4 GDM孕婦干預前后運動情況(人)
表5 GDM孕婦干預前后體重控制情況(人)
表6 GDM孕婦干預前后健康知識情況(人)
妊娠期糖代謝異常通常發(fā)生在妊娠的中晚期,對母嬰的影響取決于糖尿病的病情及血糖升高出現(xiàn)的時間以及孕期血糖控制水平[2]。
相關研究表明[3],血糖控制不佳者對母體和胎兒影響較大,易引起產科并發(fā)癥。因此,盡早診斷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并及時干預,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對預防各種母嬰并發(fā)癥有重要的意義[4]。血糖的自我監(jiān)測是現(xiàn)代糖尿病治療的一個重要部分[5],血糖監(jiān)測次數(shù)越多,依從性越高[6]。
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主要通過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血糖監(jiān)測、心理調節(jié)、藥物治療等綜合管理糖尿病。通過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教給患者控制急慢性并發(fā)癥的健康知識、技能及合理的生活方式,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其健康行為。
本研究通過對GDM孕婦實施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發(fā)現(xiàn)其血糖水平在干預后得到良好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均較干預前明顯下降(P<0.01),與從虹等[7]研究結果相似。干預后能定期監(jiān)測血糖的人數(shù)明顯增多(P<0.01)。
研究顯示,接受糖尿病教育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未接受教育者(P<0.05),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缺乏是影響依從性的關鍵因素[6]。糖尿病教育已成為糖尿病現(xiàn)代綜合治療的一部分,積極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識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定期對GDM孕婦進行糖尿病知識宣教,印發(fā)宣傳手冊,定期講解答疑,同時對GDM孕婦家屬也進行指導,讓家屬監(jiān)督完成GDM孕婦的治療過程。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可知,掌握糖尿病健康知識的人數(shù)比干預前明顯增加(P<0.01)。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但飲食不能過分嚴格限制,即使肥胖的孕婦妊娠期也不能過分限制飲食,否則易產生饑餓性酮癥。本文參考“低血糖指數(shù)膳食”和“基于血糖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結合孕婦的飲食習慣,指導制訂個性化食譜。本組經飲食及運動治療等系統(tǒng)管理,飲食、體重控制較好的人數(shù)較干預前明顯增加(P<0.01),血糖控制情況均滿意,未出現(xiàn)接受胰島素治療者。
運動可以調節(jié)胰島素受體,改善胰島素抵抗,促進對糖類的利用,降低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本研究中我們通過對GDM孕婦進行教育、行為管理,能定期堅持運動的人數(shù)較干預前明顯增加(P<0.01)。
本研究認為,通過對GDM孕婦實施糖尿病系統(tǒng)管理,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明顯提高孕婦GDM的知識水平,從而改善GDM孕婦不良妊娠結局,保障母嬰健康。以后我們將進一步對產后GDM患者跟蹤隨訪,加強對該類人群糖代謝異常的遠期管理。
[1]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
[2]張玉立,楊慧霞.妊娠期糖尿病的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5):262-264.
[3]魏玉梅,楊慧霞.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診斷標準適宜性的比較[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46(8):578-581.
[4]劉俊茹,李乃君.妊娠期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4):2110-2112.
[5]Saudek C D,Rasyogi R.Assessment of glycemia in diabetesmellitus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J].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4(52):809-815.
[6]李紅梅,李映蘭,吳香平,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監(jiān)測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工程,2007,15(9):743-746.
[7]從虹,張鵬,胡曉云.糖尿病教育對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婦血糖水平及改善遵醫(yī)行為的作用[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0,18(1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