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 (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277000)
巧用人、球、場地突破小學籃球運球教學重難點
孫毅 (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277000)
小學籃球教材的運球技術(shù)主要包括原地運球和行進間運球。按拍球的部位、球的落點、手臂的屈伸和緩沖時機、眼手分離的控制能力、降低身體重心運球、運球在身體側(cè)前方等因素是運球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也是制約學生快速掌握運球技術(shù)的瓶頸。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巧妙地利用人、籃球、籃球場探索出一些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方法,與同行交流。
1.“問答式”突破按拍球的部位
方法:球靜止置于地面,學生做好原地模仿運球動作。練習開始,生問:“籃球籃球拍哪里?”師答:“籃球籃球正上方”(后上方、前上方、左上方、右上方),學生快速將手按到相應位置,幫助學生了解球的不同部位,解決手按拍球的部位問題。
2.“合作式”掌握球的落點
方法:在突破球的落點與人的位置關(guān)系時,學生兩人一組前后站立,前者為鐘表的“時針”,后者為鐘表的“中心”,相距大約1米,練習開始,“時針”問:“老狼老狼幾點鐘?”教師答:“老狼老狼一點鐘”,“時針”快速轉(zhuǎn)到“中心”的右前方,以此練習8個不同的方位,幫助學生辨別方位明確球的落點。
3.“回放式”探究手臂的屈伸和緩沖時機
方法:在體會運球的手臂屈伸和緩沖時機時,兩人一組相對固定練習的位置,一人托球一人模仿運球動作,猶如電影“回放”,練習者可以清晰地體會到運球手型—手臂按壓—球手分離—觸地反彈—隨球緩沖上升的每個動作細節(jié),形成完整的動作概念(見圖1、2)。
4.“點線圓”解決運球在身體側(cè)前方的問題
方法:解決運球在身體側(cè)前方的問題,利用籃球場的邊線、端線、三分線等場地線,將人和球的落點分隔在線的兩側(cè)進行多種形式的運球練習(見圖3、圖4)。
圖1
圖2
圖3
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