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鎮(zhèn)年
摘 要:本文從現代教學新課標的要求出發(fā),分析了中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探討了數學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新課標下教師教學方式的有機整合,對新課標下中學數學教學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數學;教學
在中學現代化教育中,數學教學是比較棘手的學科之一。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中學數學作為中學教學的難點和重點要順應如今的教育新形勢,理清新課程帶來的新的教學結構的改變,從新的角度出發(fā),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地提高起來,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以適應以后的數學學習。
1.數學教學要與實際相結合
任何理論知識都來源于實踐活動,都需要用實踐來檢驗一切,數學知識更是如此,來源于社會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數學理論能夠幫助生產實踐更科學的運作,這就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從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中,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對應的應用層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到的數學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從實踐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中就要求學生根據數學知識,合理地構造出符合實際的數學模型,再從基礎上處理轉化而來的數學知識,最后把得到的數學結果返回到實際生活需要中去,這個過程就充分地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轉化能力、計算能力等較強的數學能力。要想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加以科學、合理的引導和鼓勵,比如讓學生解答一些符合生活場景的應用題或者反過來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問題設計一個數學應用題,并在課堂中一一地解答出來,應用題是從客觀的自然生活中根據生產的數學關系轉化而來,通過對各種應用題的熟練解答,可以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存在,同時還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來發(fā)現生活中處處都有的數學模型,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敏感性和學習熱情。應用題的解決對于中學學生在生活中樹立數學意識非常重要,能讓他們從數學出發(fā)更好地認識周圍的世界,實現數學理論與實際的交互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基礎應用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視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對數學課程內容進行系統(tǒng)調整,強化數學的文化意蘊,幫助學生理解各種各樣學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把書本內容和現實生活、生產實踐結合在一起,充分體現文化的滲透性和情境性,擺脫數學只能解題的錯誤意識,逐步走進數學文化世界。比如在學習圓的性質時,就能夠綜合圓的直徑、周長、面積等系統(tǒng)的學習圓。在單元課時,內容的重組有助于學生在新的板塊內部進行有意義的發(fā)現和歸納。同理,學科之間也可以進行系統(tǒng)的整合統(tǒng)一,通過綜合各學科的精髓,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深層內涵和人類數學文明的智慧。例如,通過多媒體現代信息技術把數學黑板上的圓和自然中無所不在的圓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欣賞人文中的圓,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學習“圓”的相關數學理論,使原來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真正生動起來,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充滿濃郁文化氛圍的數學課堂。
3.幫助學生了解知識、質疑知識、驗證知識
對于課程教學中的數學知識,很多孩子在課外輔導班和家庭學習中已經熟練地掌握,但大部分都只機械地掌握了所學的內容,不能充分理解數學內容深層次的內涵,不能熟練地構建數學模型,更不能熟練地應用。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的目標就是要鼓勵、引導學生去了解問題,更進一步根據自己的了解質疑問題,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最后能夠自己主動驗證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知識的時候,很多學生已經了解了有關三角函數的數學公式,但是學生只是簡單地記住了所學的公式,并沒有達到新課程要求的理解和應用。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地分析、質疑自己所了解的三角函數的公式,試著引導學生自己推算一下公式、定理,推算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存在怎樣的問題,從而主動地幫助學生了解知識、質疑知識、驗證知識,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轉換能力,最終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4.教學方式的有機整合
在人才濟濟的時代,如何培養(yǎng)具有學習能力的人才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以往的教學方式是單一的教授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思考性不能完全被發(fā)掘出來,課堂死氣沉沉,氣氛萎靡,沒有活力。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利用數字化、現代化的手段建立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交互式的學習模式。有意識地讓學生主動去尋找教材中的資料,去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將中學數學教學在深度和廣度上向課外延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開拓學生的見識。我們把信息技術作為橋梁,將學生與學習內容有效地連接起來,極大地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個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快樂的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杜 忠.新課標實施的背景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變革[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
[2]楊 嬌.新課標下整體優(yōu)化中學數學教學過程理論與實踐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