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潔
摘 要:性格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品質,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教育者(包括家長)應根據(jù)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促進幼兒個性的健康成長。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了解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關鍵詞:血型; 性格;培養(yǎng);幼兒
1.概述
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遺傳性狀,最早由病理學家、免疫學家卡爾·蘭德斯泰納于1902年提出。目前常見血型有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四種。性格是一個人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固的態(tài)度以及為之相適應的慣常的行為方式的獨特的結合,是人表現(xiàn)在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中的個性心理特征。對于性格的劃分,不同學者給出了不同標準,我國少年教育學家張勤老師利用色彩性格理論,將人的性格分成紅、黃、藍、綠四種色彩。
作者就多年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不同血型的小朋友的確呈現(xiàn)出不同的性格,為了解幼兒性格特點,科學運用血型知識管理班級,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作者進行了水杯實驗,以期了解不同血型小朋友性格特征,便于針對性地采取性格培養(yǎng)方法。
2.水杯實驗
本次實驗由作者及另外一名老師(范老師)共同完成,主要參與者為某幼兒園大班1班所有小朋友,共計26人。實驗開始前已與小朋友以及他們的父母進行了溝通,小朋友的血型已經(jīng)獲取。
實驗從范老師提問小朋友教室內(nèi)物品的名字開始,隨著提問的增多,小朋友們的情緒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高漲,這時候作者走進教室并告訴小朋友們桌子上放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水杯,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打破杯子,隨后離開。范老師在作者離開后,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問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并不停地把杯子拋起、接住,終于假裝失手打破杯子。此時,范老師告訴小朋友如果有人問起,不能說是范老師打破杯子的。最后由作者再次到教師詢問杯子的情況并觀察不同血型小朋友的反應。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當范老師在拋接杯子的過程中,A型血的小朋友因擔心水杯打碎,開始大聲提醒老師把水杯放好,當水杯打破后,他們表情驚訝,有人開始走出教室打算向作者報告;B型血的小朋友在水杯打碎后,表情放松,部分小朋友還“幸災樂禍”偷著樂,還保證不會向別人告密是范老師打破杯子的;O型血的小朋友則在作者到教室后立即報告是范老師打破杯子的;AB型血的小朋友對于范老師打破杯子的事情滿不在乎,雖然他們也保證不會向別人說起是范老師打破杯子的,但是當作者問起的時候,他們都如實報告了。
3.實驗分析
通過實驗可知小朋友血型與其性格關系基本上符合色彩性格理論,具體如下所述:
A型血的小朋友為藍色,他們非常善良,責任感極強并甘愿為此付出實際行動。
B型血的小朋友為綠色,他們是天生的樂觀派,任何問題在他們面前總是可解決的。
O型血的小朋友為黃色,他們控制能力較強烈,一般不會主動暴露內(nèi)心的真實感情。
AB型血的小朋友為紅色,他們比較熱心腸,許多時候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請求,但又具有逆反心理。
4.根據(jù)血型,因材施教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性格,就要了解幼兒的性格特征,根據(jù)他們所表現(xiàn)出的性格傾向,在教育過程中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
對于A型血的小朋友:教師應多要求他們參與班級活動并鼓勵他們獨立完成某些事情。
對于B型血的小朋友:在他們身上,教師要花更多的耐心,多采用賞識教育,用鼓勵性的語言去暗示,幫助他們做決定,讓他們對自己有信心,而且表揚他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不能草草敷衍他們。
對于O型血的小朋友:在班級活動中應多提醒他多與周圍的小朋友進行溝通,協(xié)調(diào)好人際關系,引導他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對于AB型血的小朋友:首先,要給他們一定的空間,讓他有事可做;其次,做事情前,先給他們樹立規(guī)矩并嚴格按既定的規(guī)矩執(zhí)行,保證教育的同步 ;最后,多采用逆反心理教育,比如激將法,這樣他們會表現(xiàn)得更棒。
總而言之,幼兒血型與性格各異,但不管何種血型的小朋友,性格上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在進行性格培養(yǎng)時,教師要在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征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掘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教育的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王保林,竇廣采主編.幼兒心理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
[2]陸燕芬.了解性格 因材施教[J].科學大眾,2009(5).
(作者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市新城區(qū)閆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