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英 李榮芳 熊苗露
【摘要】 目的:分析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糖耐量異?;颊咝难芪kU因素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200例糖耐量異常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研究組患者行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檢測比較兩組患者血壓、血糖、血脂指標改善情況,并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心血管危險事件發(fā)生情況,總結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血脂及血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血壓、血糖及部分血脂指標改善或控制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冠心病、腦卒中心血管病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糖耐量異常患者行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標,大大減少了心血管危險因素,對于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質(zhì)量、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應用價值極高,可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 老年患者; 糖耐量異常; 心血管危險因素; 護理干預; 臨床效果
糖尿病作為一種典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已經(jīng)成為一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1],嚴重威脅著民眾的身體健康。老年作為一大特殊群體,極易發(fā)生糖耐量異常,糖耐量異常作為糖尿病發(fā)病的前奏,會增加老年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2],嚴重的還會有生命危險。基于糖耐量指標給予患者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可以切實改善患者機體指標,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積極意義重大。本文選取200例糖耐量異常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總結了護理干預對老年糖耐量異?;颊咝难芪kU因素的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耐量異常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齡60~85歲,平均(67.5±7.4)歲。(1)納入標準:性別不限,年齡大于60歲;糖耐量患者臨床病癥完全符合IGT臨床診斷標準[3],即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空腹血糖指標高于7.8 mmol/L且低于11.1 mmol/L。(2)排除標準: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合并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及其他內(nèi)科疾病患者等。按照數(shù)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研究組男56例,女44例,年齡61~85歲,平均(68.5±6.0)歲;對照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為60~84歲,平均(67.3±5.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質(zhì)量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健康宣教、飲食指導、藥物服用指導等。
1.2.2 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行系統(tǒng)、全面的護理干預。患者行體征檢查后基于患者病情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護理干預計劃,并指導患者自覺落實護理方案,并針對護理干預計劃落實情況做好自我記錄。
1.2.2.1 飲食指導 糖耐量異?;颊甙l(fā)生糖耐量異常主要與其飲食不合理、熱量攝入過剩等原因有關。通常情況下,進餐后人體內(nèi)血糖指標會出現(xiàn)升高,胰島素指標也會增加,以將血糖指標保證在一定范圍內(nèi),胰島素分泌量不足時將會直接引起血糖指標升高,長此以往將會直接引起血糖代謝異常。飲食護理是血糖異?;颊吲R床護理的基礎措施,合理飲食控制可以減輕胰腺負擔,改善胰腺功能。
1.2.2.2 運動護理 基于患者病情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個人運動處方,運動方式以耐力運動及有氧運動為主,具體可以包括慢跑、散步、太極拳、書法等,盡量保證每日鍛煉30 min,每周鍛煉5次,患者心率指標正常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運動強度。運動指導要明確告知患者運動最佳時間為早餐、晚餐后1 h,并引導患者堅持落實運動計劃。
1.2.2.3 藥物指導 兩組患者均給予二甲雙胍常規(guī)降糖藥物,藥物治療期間著重觀察患者納差、惡心、口干、腹痛等不良反應,作好血糖指標檢測;并針對并發(fā)低血糖癥的患者給予及時救治,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1.2.2.4 健康宣教 向患者宣教糖耐量異常的危害、發(fā)生原因及治療方法等,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方案宣教過程中要著重強化患者的自我監(jiān)測觀念,定時參與血糖、血壓及體重指標檢測。健康宣教過程中還要針對患者情緒特點給予必要的心理護理,引導患者樹立科學的疾病與治療觀念,堅定治愈信心。
1.3 隨訪觀察指標 隨訪12個月著重監(jiān)測分析兩組患者血壓指標、血糖指標、血脂指標改善情況,并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病的發(fā)生率。
1.4 診斷標準 (1)心血管危險因素診斷:高血壓患者臨床病癥完全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4];血脂異?;颊呖偰懝檀迹═C)高于5.2 mmol/L,甘油三酯(TG)高于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于1.0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于3.38 mmol/L[5];肥胖癥患者符合體質(zhì)量(BMI)指標超過25 kg/m2診斷標準[6];高纖維蛋白血癥患者纖維蛋白原(FIB)指標高于4.0 mmol/L[7]。(2)心血管病診斷:冠心病診斷結合冠狀動脈造影技術并參照WHO制定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8];腦卒中參照美國國家神經(jīng)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關聯(lián)病和卒中研究中心制定診斷標準進行診斷[9],具體包括腦出血、腦梗死。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 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血糖、血脂、血壓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血脂及血糖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血壓、血糖及部分血脂指標改善或控制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3。endprint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耐糖量異常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密切關系[10]。老年人糖耐量異常極易發(fā)展為糖尿病,并進一步引發(fā)心血管疾病,形成惡性循環(huán)[11],增加血糖控制難度,嚴重的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針對耐糖量異常患者進行早期護理干預,可以通過血糖、血壓、血脂指標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對于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作用突出。本文200例老年耐糖量異?;颊咦o理干預分析結果顯示,對老年耐糖量異?;颊哌M行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聚集率,與文獻報道結果相近[12],提示護理干預效果十分顯著,可推廣應用。
臨床實踐證明,早期護理干預可以切實減少老年耐糖量異常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改善患者機體內(nèi)部環(huán)境。本次研究證實,針對耐糖量異常老年患者進行早期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有助于通過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等機體指標來防控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還可以通過護理措施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觀念,為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可見科學的護理干預應用價值極高,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凡,孫秀晶.老年糖耐量受損者并發(fā)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分析[J].遼寧醫(yī)學雜志,2006,22(3):169-171.
[2]劉永兵,代亞麗.心血管危險因素在老年糖耐量低減病人中的聚集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下旬版),2006,28(24):2181-2182.
[3]尹秋生,周書明,姚依群,等.綜合干預對老年糖調(diào)節(jié)異?;颊叩挠绊慬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6):523-525.
[4]白玉玲,劉昭,李姬坤.預防性護理干預對糖耐量異?;颊哳A后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34(7):368-369.
[5]劉永兵,張愛倫.老年糖耐量低減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及其聚集性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34(5):437-439,442.
[6]周書明,尹秋生,姚依群,等.綜合干預對老年糖耐量正常者進展為糖代謝異常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09,28(5):336-338.
[7]嚴曉偉.全新的高血壓治療策略:早期、綜合干預心血管危險因素[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6(6):513-515.
[8]胡大一,蔡迺繩,諶貽璞,等.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綜合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23(12):1177-1183.
[9]蕭麗軍,繆珩.老年糖耐量正常者糖尿病危險因素綜合干預后的變化[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28(15):12-15.
[10]馬春華.冠心病合并糖耐量異常的臨床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4):281-286.
[11]宋潤珞,王朝娟,符玲萍,等.強化干預對腦卒中并存糖耐量異?;颊咧委熞缽男缘挠绊慬J].護理學雜志,2012,26(13):29-30.
[12]胡大一.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綜合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4(4):261-266.
(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編輯:陳丹云)endprint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耐糖量異常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密切關系[10]。老年人糖耐量異常極易發(fā)展為糖尿病,并進一步引發(fā)心血管疾病,形成惡性循環(huán)[11],增加血糖控制難度,嚴重的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針對耐糖量異?;颊哌M行早期護理干預,可以通過血糖、血壓、血脂指標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對于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作用突出。本文200例老年耐糖量異?;颊咦o理干預分析結果顯示,對老年耐糖量異常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聚集率,與文獻報道結果相近[12],提示護理干預效果十分顯著,可推廣應用。
臨床實踐證明,早期護理干預可以切實減少老年耐糖量異?;颊咝难芪kU因素,改善患者機體內(nèi)部環(huán)境。本次研究證實,針對耐糖量異常老年患者進行早期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有助于通過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等機體指標來防控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還可以通過護理措施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觀念,為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可見科學的護理干預應用價值極高,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凡,孫秀晶.老年糖耐量受損者并發(fā)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分析[J].遼寧醫(yī)學雜志,2006,22(3):169-171.
[2]劉永兵,代亞麗.心血管危險因素在老年糖耐量低減病人中的聚集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下旬版),2006,28(24):2181-2182.
[3]尹秋生,周書明,姚依群,等.綜合干預對老年糖調(diào)節(jié)異?;颊叩挠绊慬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6):523-525.
[4]白玉玲,劉昭,李姬坤.預防性護理干預對糖耐量異?;颊哳A后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34(7):368-369.
[5]劉永兵,張愛倫.老年糖耐量低減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及其聚集性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34(5):437-439,442.
[6]周書明,尹秋生,姚依群,等.綜合干預對老年糖耐量正常者進展為糖代謝異常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09,28(5):336-338.
[7]嚴曉偉.全新的高血壓治療策略:早期、綜合干預心血管危險因素[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6(6):513-515.
[8]胡大一,蔡迺繩,諶貽璞,等.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綜合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23(12):1177-1183.
[9]蕭麗軍,繆珩.老年糖耐量正常者糖尿病危險因素綜合干預后的變化[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28(15):12-15.
[10]馬春華.冠心病合并糖耐量異常的臨床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4):281-286.
[11]宋潤珞,王朝娟,符玲萍,等.強化干預對腦卒中并存糖耐量異?;颊咧委熞缽男缘挠绊慬J].護理學雜志,2012,26(13):29-30.
[12]胡大一.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綜合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4(4):261-266.
(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編輯:陳丹云)endprint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耐糖量異常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密切關系[10]。老年人糖耐量異常極易發(fā)展為糖尿病,并進一步引發(fā)心血管疾病,形成惡性循環(huán)[11],增加血糖控制難度,嚴重的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針對耐糖量異常患者進行早期護理干預,可以通過血糖、血壓、血脂指標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對于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作用突出。本文200例老年耐糖量異常患者護理干預分析結果顯示,對老年耐糖量異常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聚集率,與文獻報道結果相近[12],提示護理干預效果十分顯著,可推廣應用。
臨床實踐證明,早期護理干預可以切實減少老年耐糖量異?;颊咝难芪kU因素,改善患者機體內(nèi)部環(huán)境。本次研究證實,針對耐糖量異常老年患者進行早期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有助于通過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等機體指標來防控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還可以通過護理措施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觀念,為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可見科學的護理干預應用價值極高,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凡,孫秀晶.老年糖耐量受損者并發(fā)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分析[J].遼寧醫(yī)學雜志,2006,22(3):169-171.
[2]劉永兵,代亞麗.心血管危險因素在老年糖耐量低減病人中的聚集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下旬版),2006,28(24):2181-2182.
[3]尹秋生,周書明,姚依群,等.綜合干預對老年糖調(diào)節(jié)異?;颊叩挠绊慬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6):523-525.
[4]白玉玲,劉昭,李姬坤.預防性護理干預對糖耐量異?;颊哳A后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34(7):368-369.
[5]劉永兵,張愛倫.老年糖耐量低減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及其聚集性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34(5):437-439,442.
[6]周書明,尹秋生,姚依群,等.綜合干預對老年糖耐量正常者進展為糖代謝異常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09,28(5):336-338.
[7]嚴曉偉.全新的高血壓治療策略:早期、綜合干預心血管危險因素[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6(6):513-515.
[8]胡大一,蔡迺繩,諶貽璞,等.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綜合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23(12):1177-1183.
[9]蕭麗軍,繆珩.老年糖耐量正常者糖尿病危險因素綜合干預后的變化[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28(15):12-15.
[10]馬春華.冠心病合并糖耐量異常的臨床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4):281-286.
[11]宋潤珞,王朝娟,符玲萍,等.強化干預對腦卒中并存糖耐量異?;颊咧委熞缽男缘挠绊慬J].護理學雜志,2012,26(13):29-30.
[12]胡大一.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綜合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4(4):261-266.
(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編輯:陳丹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