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執(zhí)行及新課程體制改革的深入,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工作提出新要求與挑戰(zhàn)。但是當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在教學主體方面,很多中職語文教師還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在教學模式上還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在教學受體上,教師在不同程度上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論述幾點解決對策,對相關中職語文教師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中職教育 語文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整個教學過程中,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此外語文教學質(zhì)量還會對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產(chǎn)生間接影響。所以必須重視中職語文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和效率,促進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一、當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不足
(一)教師對教學主體的理解存在偏差
很多人認為我國中職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yǎng)專業(yè)性人才,這些人才要能夠適應實際生產(chǎn)需要,只需要掌握一門技能,只要學生對某一方面的知識或者技能加以掌握,那么中職院校就完成了自身教學任務。實際并不是這樣,雖然我們的社會需要專業(yè)性人才,但是每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還需要同其他人交流,學習語文可以為學生打好基礎。因此在中職院校中,教師應該將語文作為一門必修課,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重視語文這門學科,因為這門學科是提高人自身素質(zhì)的十分關鍵的學科。
(二)教師的教學定位有所偏差
中職教師進行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語文學習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是當前我國中職教師過分追求學生的分數(shù),在教學定位方面存在偏差,沒有注重對學生相應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中職教學比較偏重實踐,因此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提升。
(三)教師忽視學生的需求
我國很多中職語文教師都具有十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首先他們可以為學生提供比較豐富和準確的學習信息,但是這種經(jīng)驗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教師教學水平的發(fā)揮、教學手段的豐富及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由于語文教師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他們往往將自身作為教學的主體和中心,采用自己認為合理的教學方式將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就會造成一定的矛盾,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想法和需求,教師應該將學生視做教學過程的主體,鼓勵學生主動地學習,教師要發(fā)揮好引導作用。
二、提升我國中職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對策
(一)強化語文這門學科的地位
語文這門學科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人文關懷并且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突出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地位,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學生能夠體會到語言中蘊含的美感和情趣??梢哉f語文是一種文化載體,并且語文的核心就是語言,因此中職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走進語言。
(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
中職語文教師要想切實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和質(zhì)量,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閱讀時間,使得學生能夠通過閱讀體會文章中的修辭手法。此外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生動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進行《琵琶行》這篇課文的講解時,可以請同學們將眼睛閉上,對文章營造的意境進行想象,并鼓勵學生將想象出的畫面用生動的詞語加以描述。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演講活動,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自覺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歸類,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三)促進語文教學模式的逐漸改進
由于中職有很多專業(yè),因此應該按照不同專業(yè)的教學目標制訂出不同的教學計劃,采取不同教學模式,教師還要有意識地采取靈活、有效的措施對現(xiàn)有教學模式進行調(diào)整和優(yōu)化。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加以豐富和改進,讓學生能夠體會到不同文化的魅力,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和文明,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不但是對這些文化的傳承,還是對這些文化精神內(nèi)涵的發(fā)揚。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放映一些同課文相關的課件或者視頻,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進行話劇表演,或者帶領學生去相關文化景點參觀,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手段和形式,讓學生能夠感知語文的本位。例如:教師在進行《赤壁賦》這篇課文的講解時,有條件可以帶領學生去現(xiàn)場感受其豪邁和偉大,沒有條件,則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連續(xù)劇的片段,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結語
當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急需語文教師轉(zhuǎn)變觀念和教學方式,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認識,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促進我國中職院校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紅娟.淺談口語表達能力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2).
[2]劉曉慧.中職語文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考試周刊,2010(09).
[3]鄭穎.對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0(34).
[4]林春芬.論中職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11(14).
[5]盧文潔.基于合作學習的中職語文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