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僅在重力場中的運動是最常見、最基本的運動,但在解答質(zhì)量不可忽略的帶電物體在勻強電場中運動、能量問題時,我們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物體的運動分解成沿重力和電場力方向的兩個分運動,同時研究這兩種場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然后根據(jù)要求解答有關問題。用該種方法處理一些電場問題時,顯得繁瑣。此時,若能將重力場與電場合二為一,用一個全新的“復合場”(可形象稱之為“等效重力場”)代替,就會顯得簡潔,而且便于理解。同時是一種思想的體現(xiàn)。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一思想方法呢?
一、物理思想——等效法
重力G=mg 等效重力G′=qE 等效重力G′=
等效替代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之一,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zhuǎn)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研究和處理的方法。比如上面用電場力等效為重力,或者用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等效為重力。掌握等效替代法及應用,體會物理等效思想的內(nèi)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學素養(yǎng),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終身的學習、研究和發(fā)展奠定基礎。新高考的選拔越來越注重考生的能力和素質(zhì),其命題愈發(fā)明顯地滲透著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等效思想和方法作為一種迅速解決物理問題的有效手段,仍將體現(xiàn)于高考命題的突破過程中。
二、復合場中的典型模型
1.振動對稱性
小球在A—B—C之間往復運動,則α、β的關系為( )
A.α = β B.α > β
C.α < β D.無法比較
在重力場中,平衡位置是B點,根據(jù)對稱性可知α=β。
(類比)如圖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中的O點,用長為l的輕、軟絕緣細線懸掛一質(zhì)量為m的帶電小球,當小球位于B點時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細線與豎直方向(即OA方向)成θ角?,F(xiàn)將小球拉至細線與豎直方向成2θ角的C點,由靜止將小球釋放。若重力加速度為g,則對于此后小球的受力和運動情況,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小球所受電場力的大小為mgtanθ
B.小球到B點的速度最大
C.小球可能能夠到達A點,且到A點時的速度不為零
D.小球運動到A點時所受繩的拉力最大
解析:建立等效重力場,擺球除了受到繩的拉力外,還受到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從“等效重力場”觀點看,小球原來的平衡位置是它的等效“最低點”,說明B點速度最大,初始釋放C點和幾何最低點A是小球在等效“最低點B”兩側(cè)做機械振動的兩個端點,如圖所示,它們應該關于等效“最低點”對稱,所以到達A點的速度為零。
與傳統(tǒng)的處理方法相比較,等效重力場法回避了復雜的數(shù)學表達式化簡和三角函數(shù)變換的過程,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單擺”
擺球質(zhì)量為m,擺長為L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
(類比)如圖所示,擺球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擺線為絕緣細線,擺長為L,整個裝置處在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場強為E,求單擺振動的周期。
分析解答:擺球擺動過程中始終受不變的重力場、電場作用,即“等效”場力G′=qE+mg,“等效”場加速度g′= +g,所以T=2π =2π
3.“豎直平面圓周運動”
豎直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1)最高點的最小速度;(2)為使小球能在豎直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則在最低點至少施加多大的初速度?
解析: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恰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狀態(tài):
最高點:
mg= 得v=
V = ,然后根據(jù)動能定理mg.2R= mV - mV 解得最低點的速度。
最高點:物體速度最小,繩的拉力最小。
特點:mg與繩的拉力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同。
最低點:物體速度最大,繩的拉力最大。
特點:mg與繩的拉力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反。
(類比)如圖所示,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用長為R的輕質(zhì)細線在O點懸掛一質(zhì)量為m的帶電小球,靜止在A處,AO的連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7°,現(xiàn)給小球施加一個沿圓弧切線方向的初速度V ,小球便在豎直面內(nèi)運動,為使小球能在豎直面內(nèi)完成圓周運動,這個初速度V 至少應為多大?
靜止時對球受力分析可得F=mgtg37°= mg,
“等效”場力G′= = mg與T反向
“等效”場加速度g′= g
與重力場相類比可知:小球能在豎直面內(nèi)完成圓周運動的臨界速度位置在AO連線B處,且最小的V =
從B到A運用動能定理:
G′2R= mV - mV
mg2R= mV - m gR
V =
電場中帶電粒子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臨界狀態(tài)在等效“最高點”。
等效“最高點”:物體速度最小,繩的拉力最小。
特點:mg和Eq的合力與繩的拉力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同。
等效“最低點”:物體速度最大,繩的拉力最大。
特點:mg和Eq的合力與繩的拉力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反。
結(jié)論:物理問題中有很多知識都是很有規(guī)律的,都是相關聯(lián)的。我們只要利用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利用等效替代,把問題歸入已知的規(guī)律中,就能把問題簡化,復合場問題的等效處理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