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針對初中英語課堂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習慣,提出了教師應該注意的幾點要求:精心設計能夠誘發(fā)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建能夠形成合作的學習小組,對學生的合作行為進行指導。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 教學活動 學習小組 合作行為
現(xiàn)在初中英語課堂上,一些學生只會自己獨自學習,不會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學習,學習效率不高,不能和同學進行英語交際,且學習成績不突出。杜郎口中學原來的教學成績在全縣倒數(shù)一二,后來學校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優(yōu)生幫助學困生,學困生向?qū)W優(yōu)生學習,課堂豐富多彩,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幾年后,學校的教學成績上升到全縣前三名?,F(xiàn)在,全市都在開展“學講計劃”,要求在課堂上,學生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而,學生的小組合作行為不是自覺形成的,需要教師慢慢地培養(yǎng)。那么,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應怎樣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心組織和安排能夠誘發(fā)學生愿意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一些學生習慣于獨自,不會也不愿意和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就要求老師要精心設計能夠誘發(fā)小組合作學習行為的教學活動。比如,一次我上英語課時,播放了一分鐘的錄像,要求學生統(tǒng)計出一分鐘內(nèi)經(jīng)過超市門口的各種車輛的情況。播放第一遍時,學生各人統(tǒng)計各人的,結(jié)果都沒能記下來。在播放了一遍,學生還是沒能記下來。這時,我提示他們可以用分工合作的辦法,記錄各種車輛情況。在播放了一遍之后,學生都能匯報各種車輛情況。我贊揚學生之間的合作,他們很高興,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對合作學習產(chǎn)生興趣。我告訴他們學習英語需要相互合作,以后上英語課時,我們要經(jīng)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二、創(chuàng)建能夠合作的學習小組
學生之間的合作習慣是慢慢養(yǎng)成的。一個小組的構(gòu)成、小組成員的人數(shù)、合作任務的分配,都影響著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效果。所以,科學地對學生分組,合作行為的產(chǎn)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科學地分組時,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作小組的構(gòu)成。小組構(gòu)成應該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這樣建構(gòu)小組至少有兩個優(yōu)點:一是同組的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二是不同小組的學生可以比較,形成競爭。小組內(nèi)還要有性別、性格差異。組內(nèi)人員要進行分工,設立小組長、記錄員、檢查員等。教師在按照這些原則組合學生時,應充分了解學生,努力做到組與組之間基本平衡;小組內(nèi)部學生又是不同的,既要有優(yōu)秀的學生,又要有中等的學生,還要有后進生;既要有男生,又要有女生。
2.合作小組的成員人數(shù)。美國學者對小組成員的人數(shù)進行了研究,認為人數(shù)不宜過多,人數(shù)過多時,會有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其中,一般四至六人較好。美國的一些學者認為:合作小組的規(guī)??梢愿鶕?jù)完成任務的要求而不同,完成任務的要求越高,小組越大;也可以依據(jù)所能占用的時間量而有所不同,時間越短,小組越小。由此可見,當我們最初采用合作學習時,采用2人合作小組,隨著活動的開展和復雜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擴大小組規(guī)模。
3.合作任務的分配。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小組成員相互配合,一起努力才能完成任務。例如,在不同內(nèi)容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要有各自的任務,各自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又要依靠小組其他成員來完成自己未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就保證了小組每個成員的積極參與,既小組之間的資源同享。
三、對學生的合作行為進行指導
當學生想進行合作時,即使坐到了一塊,合作也不一定能夠順利地進行,因為學生缺少一定的交往技巧、合作技巧。所以,教師除了要誘發(fā)學生的合作行為,還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行為,尤其要做好下面幾方面的工作。
1.幫助學生養(yǎng)成向同學尋求幫助與幫助同學的習慣。在學習中,學生自己會遇到困境,遇到不懂的難題、不會的問題,這時該怎么解決呢?可以自己思考、查找資料,想辦法解決,當然,也可以向同學請求幫助。當別的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樂于幫助同學,這樣,當你有困難時,別的同學才會樂于幫助你。只有互相幫助,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才能融洽,才能顯示小組團結(jié)的力量,小組之間才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認真聽的習慣。合作學習時,學生應認真聽別的同學的意見,這是對其他同學的尊重。只有尊重其他學生,其他學生才會尊重你,才會認真聽你的意見。如果其他學生發(fā)表意見時,你不認真聽,當你發(fā)表意見時,其他學生也會不認真聽。教師對學生的聽應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在合作時養(yǎng)成認真聽的習慣。
3.幫助學生養(yǎng)成清楚的表達習慣。合作學習時,學生要向其他同學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有清楚地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看法,其他同學才能正確地理解。如果自己都表達不清楚,其他的同學怎么能理解呢?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先認真思考、準備,后發(fā)表觀點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清楚表達的能力,指導學生運用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表演或圖示等手段,增強自己的表達效果。
4.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建議和虛心接納習慣。在合作學習時,學生應先獨自思考,形成自己的獨立看法,不要人云亦云。當自己的見解與別的學生的見解不同,而自己的見解正確時,應當勇敢地、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當別的學生的見解正確時,也應能夠虛心接納別的同學的見解,改正自己的錯誤。
5.幫助學生養(yǎng)成支持同學意見與補充的習慣。合作學習要求組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支持,這樣學生才能共同進步。教師應幫助學生學會支持別人的意見,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一定的補充。教師應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口頭語言、體態(tài)語言表示支持,并且在對別人的意見表示支持的基礎上,對別人的意見進行復述和補充。
6.幫助學生養(yǎng)成相互配合的習慣。有的時候,在小組活動時,表面上很熱鬧,實際上活動卻沒真正有序、有效地進行,達不到預定的效果。教師應對小組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小組成員能夠按照小組長安排給他們的角色,進行活動,讓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只有這樣,小組活動才能真正有效地進行。
教師需要做好了以上方面,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小組合作行為。學生良好的小組合作行為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從點滴抓起,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初中英語課堂中良好的小組合作行為。
參考文獻:
[1]L·A·巴洛赫.合作課堂:讓學習充滿活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1).
[2]楊九俊.新課程教學組織策略與技術.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6).
[3]何安平.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程改革.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
[4]侯渝生.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初中英語.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