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應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數學奇境的探索與渴望,讓學生在奇妙的數學情境中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探索者、體驗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決數學問題,體驗數學的神奇與價值,徜徉于生活數學、活動數學、探索數學的快樂生活之中。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部分,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進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遵照新課標要求,結合教學實際,用心建構“教得稱心,學得開心”的快樂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快樂地學習數學。
一、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和基礎。師生關系好,學生愛老師,就會“愛屋及烏”,愛其所教的學科;師生關系好,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高,就會尊重老師,產生“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應,教師教給學生的各種信息就會在學生頭腦里出現一種“易接受”的心理優(yōu)勢;師生關系好,學生的崇拜度高,教師的模范言行、治學精神都給學生以感染。
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chuàng)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我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指出:每堂課都應充滿學生的笑聲。良好的課堂氣氛不是鴉雀無聲,而應該是充滿笑聲;學生在一堂課中感受的不是壓抑和沉悶,而應該是輕松和愉快。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板起臉孔說話,語言呆板枯燥的陋習,充分發(fā)揮語言的作用,語言既要準確嚴密,又要力求聲情并茂、幽默風趣,使學生聽起來輕松而又發(fā)人深省。在教學中適當采用典故、成語、俗語、順口溜等話語都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心境和強烈的求知欲,自覺實現教學過程中默契配合的最優(yōu)化。使學生在心里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設計新奇的導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每堂課的開始就應設計一個好的導語,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例如:在七年級《平方差》這一節(jié),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同學們,你能在半分鐘內口算出下列兩個代數式的值嗎?①48×52②103×97同學們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這兩個式子,想口算出結果,也有的同學在努力尋找其中的規(guī)律。但半分鐘過去了,沒有學生口算出來。這時我說:“我可以在半分鐘內口算出來,這兩個代數式的值:第一個是2496,第二個是9991。我是如何算出來的?是不是老師聰明些呢?這時同學們爭著回答:“不是,你肯定用了什么方法!”我接著說:“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用了什么方法?”這時學生產生了渴望掌握這種方法的強烈愿望,自覺主動的學習要求,以及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從典型事例中創(chuàng)設經典情境,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等量代換思想”是數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但同學們對它的認知往往不夠深刻,從而很難理解它們在數學領域中的變化和作用。我以《曹沖稱象》為例,引入課題,讓同學們既了解古人的智慧,又能明白“等量代換思想”:它不僅用相等的量去換,而且隱含著在形態(tài)上的一個變化,所以它是數學里最常用的法寶。在介紹分類討論思想時,我先問學生:“四減去一,等于多少?”同學們齊聲回答:“等于三?!蔽翼槃輪枺骸八膫€角減去一個角,等于多少個角?”學生有所動搖,然后讓他們進行討論,最后得出三種結果,從而引出分類討論思想。
數學典故不僅趣味性強,而且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令學生產生愉快的學習心理,學生自然意興盎然,其樂無窮,樂于學習。
四、讓學生參與,提高學習興趣
我們要改變過去的“我講你聽”的上課模式,這樣的模式易讓學生厭煩,我們可以采用“學生講學生聽”的方法。在做一些習題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討論,如仍有學生弄不明白,可請一些已經弄明白的學生上臺為大家講解,學生覺得:自己講給自己聽,要特別認真講,也要特別認真聽。這跟老師講的意義不一樣,同時也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這種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品嘗到了參與的快樂,提高了學習興趣。
五、引入激勵評價,提高學習興趣
人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對于學生來說更是如此。課堂上,我把學生當做平等的朋友對待,熱情關心、循循善誘,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激勵式”的評價?!澳銈兟牐@位同學說得多完整??!老師真佩服他!”“你說得真好,如果聲音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還有誰能超過他!”“你答得非常好,請其他同學為他鼓掌”。
在教學中改革評價機制,如對成績好的學生給高分,讓他們學習勁頭更足。而對“差生”則應予以優(yōu)待,當他們能獨立完成基礎部分時,將評分偏向基礎,從而給他們打出一個適當的高分,使他們覺得有奔頭。從而起到激勵后進的作用。在組織學生進行趣味競賽的過程中,應打破少數尖子學生長期壟斷得獎的情況,想辦法讓好、中、差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獲獎的機會?!安钌庇捎跉v來與獲獎無緣,因此對得獎非常珍惜,備受鼓勵。
總之,教師若能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如:設計一些新奇有趣的問題,隨機應變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教學,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一圖多解、一圖多題等探究活動,結合實際生活探究,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則不僅能減輕負擔、提高質量,更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打造快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