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探討心理調整的主要內(nèi)容和方法,以及對高考學生考試焦慮的影響。選取××高中高三3班62名學生作為研究組,高考前2個月對其實施心理調整;高三2班60名學生作為對照組,高考前2個月實施常規(guī)教育。對比實施前后兩組學生對高考焦慮的改善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通過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兩組學生考試焦慮情況均有所改善,實施后兩組考試焦慮得分差異顯著,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應針對高考學生考試焦慮情況在第一時間進行干預,重點實施心理調整,讓其正確、輕松地對待高考,有利于改善學生考慮焦慮情況,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積極干預 心理調適 高考學生 考試焦慮 影響
面臨考試學生便會存在考試焦慮,盡管心理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廣泛實施,但是學生考試焦慮仍然存在,影響學生考試時的正常發(fā)揮。近年來,我校對高三學生積極開展心理調整,有效改善了其對高考的焦慮,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高中高三3班62名學生作為研究組,其中男生32名,女生30名,年齡17.1~19.4歲,平均年齡18.5±0.2歲;選取高三2班60名學生作為對照組,其中男生32名,女生28名,年齡17.2~19.6歲,平均年齡17.9±0.6歲。兩組學生各方面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高考考試焦慮診斷量表,對兩組學生考試焦慮進行測量,詳細了解學生考試焦慮的情況。詳細了解學生的考試焦慮情況后,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教育宣講,為學生講解高考考試的重要性,考場規(guī)則,學科知識的常規(guī)復習,定期進行學習解壓活動(如教研活動、體育項目組織、戶外娛樂活動等),以及如何正確對待高考,等等。讓學生詳細了解高考相關信息,在常規(guī)復習基礎上適當解壓,從而輕松迎接高考。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重點實施心理調整干預,根據(jù)學生各自心理特點和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教育和疏導。在了解學生的情況后第一時間開始制訂針對性干預方案,然后針對性實施,并不斷深入了解學生心理變化情況。在干預期間首先確保學生有充分的復習準備,對他們各自的弱點學科進行分組復習,哪里弱就補哪里,強弱結合復習,讓學習強者帶動學習弱者,拉近差距。其次,定期開展心理調整工作,對一些敏感、焦慮、抗挫能力低下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指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疏解心理壓力,增強心理調整能力,做到輕松復習、正視高考、不怕高考。再次,制定一套放松操,深呼吸、慢吸氣、緩放松,每日課前組織學生集體操作,讓其從頭到腳放松,這樣不但能提高其自我調節(jié)能力,還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1]。
1.3觀察對比指標
對兩組學生均于高考前2個月開始實施,實施一個月后采用高考考試焦慮診斷量表,測量各組學生考試焦慮得分,對比效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記數(shù)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應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兩樣本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實施不同的干預方法后,兩組學生考試焦慮情況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干預前后考試焦慮情況對比分析(n,分)
注,兩組對比p<0.05。
3.討論
考試焦慮普遍存在面臨考試的人身上,并非高考學生,而就存在考試焦慮的人而言,高考學生的比例最高。究其原因,高考對我國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可以說關系將來,關系一生。存在考試焦慮的學生大多存在煩躁不安、焦慮、擔憂等特點,記憶也會有所下降,思想逐漸僵化,平日坐立不安,手足無措。針對這些情況,應在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對其干預的重點在于心理調整。心理調整的積極干預是結合學生考試焦慮表現(xiàn)的行為、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指導,學習差的從學習入手,增強其自信心;對考試太過害怕、擔心的,引導其進行心理調試,提高心理調試能力;對高度緊張學生,應傳授其放松的方法,運動、娛樂、寧靜,等等[2]。研究組在詳細了解學生考試焦慮情況后的第一時間便制訂針對性干預方案,實施后學生焦慮得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教育的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積極的心理調整干預能改善高考學生考試焦慮情況,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鐘麗鳳.城市高考學生考試焦慮調查與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05(1):84-86.
[2]譚友果,張光毅,劉成文,等.高三學生考試焦慮心理干預對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8(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