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提高大學生預備黨員的政治覺悟和理想信念,是當前推進高?!皩W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學生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三型”政黨建設;大學生預備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3 — 0030 — 02
加強大學生預備黨員的培養(yǎng),是當前推進高校“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學生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預備期中,要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提高大學生預備黨員的政治覺悟和理想信念。針對當前大學生思想實際,在“三觀”教育中要有所側重,突出對他們思想認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化,具體可從三個方面展開。
一、在世界觀教育中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培養(yǎng),著力提高大學生預備黨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世界觀是基礎,是起決定作用的,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薄?〕人們由于各種主客觀的原因,形成過自發(fā)世界觀、宗教世界觀和哲學世界觀等三種類型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屬于哲學世界觀,其集中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中。當前進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教育最重要的是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其中,應著重培養(yǎng)大學生預備黨員三種哲學思維。
第一,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馬克思主義具有強烈的批判色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具有徹底的批判精神的理論?!?〕馬思主義哲學不僅批判現(xiàn)實,而且它還通過不斷的自我批判,來實現(xiàn)自我超越和自我發(fā)展。對于自己創(chuàng)立的學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持認為自己的理論需要不斷的完善,敢于承認由于歷史條件所限而導致的理論上的不足。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坦率地指出,由于時代條件的限制,他們過去的一些分析也并不全面,甚至一些已經過時?!?〕正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徹底批判精神,所以使其能始終保持科學性和發(fā)展活力。進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教育,就是要努力培養(yǎng)大學生預備黨員的批判精神。具體來講,就是培養(yǎng)他們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對于社會中的假、丑、惡敢于批評和斗爭,對于自己的不足敢于正視和改正。
第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所謂創(chuàng)新,從根本上說,就是從新的視角、以新的方式、用新的手段為人類展現(xiàn)新的世界,提示新的理想。恩格斯曾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4〕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發(fā)展歷史及其規(guī)律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和工具。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始終保持對現(xiàn)實社會的強大影響力,就源于其不竭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也應該努力學習馬克思的創(chuàng)新精神,體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中一脈相傳的創(chuàng)新理念。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啟迪大學生預備黨員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他們在繼承中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用新的視角和方法去觀察和解決問題?!?〕
第三,求真思維的培養(yǎng)。所謂求真,就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不停留于事物現(xiàn)象,努力探索事物發(fā)展的本質規(guī)律。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歷程中,處處閃耀著破除迷信、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馬克思提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薄?〕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fā)展壯大,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從思維方式上進行考察,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求真精神,不迷信、不動搖、不折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進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大學生預備黨員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探究事物本質規(guī)律的求真思維,具備了這種思維,才能在各種現(xiàn)象面前不被迷惑、不被動搖,始終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
二、在人生觀教育中加強馬克思主義人生目的和人生價值教育,著力提高大學生預備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實質也就是對“人為什么活著”、“應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和“什么樣的人生才有意義”的認識和思考。開展馬克思主義人生觀教育,首先,應針對90后大學生預備黨員思想實際,開展人生目的教育,引導他們將“自我實現(xiàn)”與為人民服務統(tǒng)一起來。要讓大學生預備黨員認識到,“自我實現(xiàn)”與人們相互支持是分不開的。而“為人民服務”是在更大的范圍實現(xiàn)人與人的互助。因此,一個人只有在奉獻社會中,才能得到社會的支持,也才能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此外,應引導大學生預備黨員正確開展人生價值評價,引導他們要堅持依據行為是否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是否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作為評價其價值的客觀標準。
開展人生觀教育,不僅要從正面積極引導大學生預備黨員形成正確的人生目的觀和人生價值觀,還要對各種錯誤的人生觀予以批判。對于當代大學生預備黨員,特別是要引導他們自覺同個人主義人生觀作斗爭。個人主義人生觀的錯誤在于其堅持“人性自私”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薄?〕社會屬性才是人的本質屬性。人類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自私自利行為并非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特別是階級的消亡和階級差別的消滅,自私自利的行為將逐漸消失,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將成為人類的主要價值取向。要引導大學生預備黨員反對個人主義,高揚集體主義精神,積極投身社會建設之中,在實現(xiàn)社會價值中來實現(xiàn)自身價值。
三、在價值觀教育中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著力提高大學生預備黨員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不良風氣思想覺悟。
價值觀能最直接地表明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馬克思主義認為,價值是一種關系范疇,它所體現(xiàn)的是主體人的需要與客體物滿足這種需要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某事物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則具有價值?!?〕
當前我國價值觀領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價值觀念的日益多元導致價值取向呈現(xiàn)不同程度紊亂。多元的價值標準之間相互沖突相互否定,最終將導致社會的價值標準紊亂,是非界限模糊。二是主導價值觀的地位受到沖擊和削弱?!爱斀裰袊幱谏鐣霓D型期,主導價值觀一再受到其他價值觀的沖擊,難以充分合理地解釋各種社會現(xiàn)象,難以對未來提供具有相當可信度的指導、預測?!薄?〕三是社會主義價值觀受到西方價值觀的嚴峻挑戰(zhàn)。當前,西方借助互聯(lián)網不僅大肆向我國輸入價值觀念,而且對我國實施全方位、不間斷的輿論戰(zhàn),肆意歪曲和誹謗。〔10〕這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社會主義價值觀形成了不小的沖擊。
針對我國價值觀建設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當前對大學生預備黨員進行價值觀教育,首先應引導大學生預備黨員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價值標準是人們把實踐中形成的,以一定的價值現(xiàn)作為指導,對人們的實踐活動進行評判的標準。由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們的價值標準事實上是由諸多不同類型的價值標準構成的復合體。一些學者認為,價值標準主要包括一般價值標準和特殊價值標準兩類。一般的價值標準又可分為生存價值標準、發(fā)展價值標準、文明價值標準、自由價值標準和解放價值標準等,它們主要用于評價一種事物或者一種社會實踐在人類社會生存、發(fā)展以及追求文明、自由、解放中的作用和意義。特殊的價值標準可分為經濟價值標準、政治價值標準、道德價值標準、文化價值標準和科技價值標準等,它們主要用于評價一種事物或者一種社會實踐對經濟發(fā)展、政治發(fā)展、道德發(fā)展、文化發(fā)展、科技發(fā)展等方面的作用和意義?!?1〕不同領域的價值標準內容并不相同,但是它們從根本上都以是否推進社會發(fā)展作為最核心的內容。從這個角度講,當前我國統(tǒng)領各領域的價值標準的核心內容應該與“三個有利于”、“三個代表”以及促進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等社會發(fā)展相一致。當前,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就是幫助他們準確認識“三個有利于”、“三個代表”以及促進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并自覺以此來衡量實踐活動的價值,而不能用所謂西方的“普世價值”作為標準。
其次,應引導大學生預備黨員進行正確的價值評判。價值評判是人們在一定的價值觀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對實踐及其價值的判斷和衡量。進行正確的價值評判關鍵是把握兩個統(tǒng)一,即義與利的統(tǒng)一、效率與公平的統(tǒng)一。所謂義與利的統(tǒng)一,實質就是要堅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tǒng)一。衡量一個人的行為的價值,主要看他對社會的貢獻,但同時不能因為他獲得了應得的利益而否定他這個行為的價值。所謂效率與公平的統(tǒng)一,就是要既注重效率,又要維護公平。不能從某一個方面來衡量一個事物的價值。只注重效率,或只注重了公平,都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
最后,應引導大學生預備黨員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價值選擇是人們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在價值評判的基礎上、對實踐及其價值作出的抉擇。正確的價值選擇關鍵是要處理好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要引導人們將集體利益、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個人利益、局部利益與集體利益、整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應犧牲個人利益、局部利益來實現(xiàn)和維護集體利益、整體利益。〔12〕
〔參 考 文 獻〕
〔1〕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9.
〔2〕張鳳蓮.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生命力的探究〔J〕.求索,2010(01).
〔3〕〔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58.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
〔5〕王芳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指南〔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05).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8〕周軍,楊明然,主編.人生觀與人生價值觀概論〔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8:153-156.
〔9〕連保軍.沖突與重塑:后WTO時期的價值觀建設〔M〕.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67.
〔10〕葛晨光.網絡發(fā)展與高校意識形態(tài)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02).
〔11〕劉劍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398.
〔12〕楊紹安,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四川: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87.
〔責任編輯:張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