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乒乓球在中國是一項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也是職業(yè)學校體育課的必修課。但由于大多數學生不能堅持基礎動作訓練,訓練時間和頻次難以保證,難以形成有效的動力定型。因此,學生的訓練興趣難以有效維持。結合課堂實踐,介紹通過專項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乒乓球教學,幫助學生貫徹“終身體育”。
關鍵詞:乒乓球;興趣;技能
中專類院校學生處于16~18歲年齡段。性格活潑好動,喜歡對抗且競爭性強的項目。乒乓球這項運動在人教版教材《體育與健康》中處在拓展模塊的第一節(jié),共用九頁篇幅進行介紹,其所具有的廣泛群眾基礎和對設備場地要求低,運動量適中的特點非常適合安排進行學習。
在以往乒乓球項目的教學中存在著感興趣的人多,堅持基礎動作訓練的人少,傳統(tǒng)學校體育教學中因教學對象人數眾多(往往達到四五十人),難以組織進行相對高效的多球訓練,訓練時間和頻次都難于保證。這就造成因基礎動作教學中訓練頻度低,形不成有效的動力定型的現象。學生對于乒乓球項目的對抗愿望尤其強烈,往往不等技術動作定型就急于進行比賽較量。表現在學生的競技對抗中因缺乏有效技術支撐,來回球少,技術動作改進提高緩慢,久而久之乒乓球的吸引力也就逐漸減弱了。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專項教學的科學手段,是教學實踐需要抓住的突破口。
一、建立多球環(huán)境,提高練習密度
多球訓練是世界各個國家進行球類項目訓練所采用的通常方法之一,在乒乓球訓練中多球訓練能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反復多次的揮拍擊球來增加大腦相關區(qū)域的神經興奮,對加強肌肉記憶以建立正確的基本動作、鞏固基本技術以及發(fā)展專項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良好效果。在科學訓練體系中,多球訓練從誕生以來就不斷展現出其經久魅力,在體育課乒乓單項教學中,一名教師無法提供對四五十名學員的多球訓練環(huán)境。及時安排五人一組的循環(huán)練習也需要十人左右發(fā)多球,只有相信和發(fā)動學生,才有可能把教師解放出來,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針對零基礎的學生,在熟悉球性的基礎上,首先進行正手收小臂的動作教學,在正手收小臂的外展內收環(huán)節(jié),對于掌握得比較好的學生,培養(yǎng)其發(fā)多球的能力,對落點相對穩(wěn)定的學員培養(yǎng)成多球練習組,使其能夠結合發(fā)多球進行落點控制訓練。經過一定程度的發(fā)多球實際訓練后,動作逐漸成熟即進入到實習陪練階段,實現為練習組發(fā)多球,這支隊伍的建立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有保障的多球練習環(huán)境。在訓練小組建立過程中,教師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練習主體,實現了整堂課的高效有序運行。教師在巡回過程中指導學生實踐,能更好地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水平,使之能夠得到均衡發(fā)展。
學生訓練條件得到保障,興趣就有了存附的載體。建立多球訓練環(huán)境為學習群體中個體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打下堅實基礎,為專項教學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合理建立教學單元,調動自我訓練的積極性
教師應把讓學生能迅速上手練習作為階段訓練的首要重點目標,合理建立教學單元。按照把注意力要求低的項目放在前面這一原則組建教學單元,注意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以適應初學者能力的發(fā)展水平。如改變以往的正手攻教學先入為主模式轉而從反手教學入手,由反手推擋球過渡到反手推撥。即把收小臂發(fā)多球、反手推、反手推撥組合為第一單元;正手發(fā)定點奔球、反手滑步、反手對練、正手轉腰擊球為第二單元;正手完整動作、左推右攻、正手滑步為第三單元。難度大的正手動作通過先逐層分解后組合的練習方式使得徒手練習不斷鞏固形成良好的技術定型,可以很好地平衡學員在直接結合球的練習中因技術動作難以與球的飛行軌跡完美結合的時空瓶頸產生的厭學情緒,在反復鞏固提高徒手動作的基礎上逐漸過渡到結合球練習,為能夠順利打開正手攻動作的學習空間奠定成功基礎。
第一單元教學中隨著反手技術的逐漸掌握,教師在組織訓練中對練習者的注意力提出漸進要求,反手練習的同學,在練習中注意力也能逐漸得到釋放,轉而注意到發(fā)多球者的技術動作,為下階段觀察對手的擊球動作教學打下基礎,潛移默化中對內收小臂擊球形成直觀清晰的印象,這樣通過變換練習項目實現差別化教學為彌補不同層次學員的差距創(chuàng)造了條件,對技能學習的傳幫帶了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在不斷的循環(huán)訓練中,發(fā)多球的學生在練習內收小臂的過程中能很好地得到落點反饋,通過多球的練習,強化了手感,提高了對球落點的控制力,提高了練習的廣度和興奮度。
由于推擋時球始終處在視野范圍的正前方,只需要控制好身體的穩(wěn)定,掌握手臂和肩部肌肉群的往復運動,動作因類似于推門動作而顯得相對簡單,重點在于控制拍型這一個變量,學生的注意力分配難度顯著降低,能很快掌握技術環(huán)節(jié)的構成。經過兩次課人均練習板次能達到500次后,進行反手推撥動作教學內容,輔之以落點準確度訓練,從而對自身動作的精細化提出要求,正手發(fā)奔球的發(fā)球技術教學,經過發(fā)定點球的練習后,部分學員能夠進行兩人間小組對練。在技術教學環(huán)節(jié),盡早從徒手動作教學過渡到有球訓練,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練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合理的教學組織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增強興趣的持久性.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多思考、多實踐,摸索出一套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身體發(fā)育特點的科學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黃小慧.中職學校乒乓球選項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