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面臨高考,是對高中知識的復習和匯總階段。隨著高考的深入改革,高中數學考查越來越重視基礎和能力。所以,筆者認為高三數學復習的重點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復習概念,扎實基礎;另一個就是發(fā)散思維,提升能力。這里,我們就對這兩個方向進行分析討論:
一、細分概念,彌補漏洞
高考往往通過前幾道選擇題來考查概念細節(jié),而概念是數學的基礎,許多學生信心滿滿,但是我們常常在考后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哎呀”一聲后恍然大悟,發(fā)現(xiàn)因為沒有注意概念細節(jié)痛失5分。所以筆者就巧設小題來暴露他們的不足,讓他們把教訓留在課堂上,把成功帶進考場。
這里以高中數學最簡單的集合概念復習為例,這部分往往出現(xiàn)在高考的第一二道選擇題。筆者讓大家回憶概念和集合的性質后,給出了一個小選擇題,讓大家選哪個是集合:A:我校全體師生;B:組成10086的五個數字;C:群眾。問題一出,對集合概念和性質掌握不好的學生馬上會說都是,那么“恭喜你打錯了”。下面我們來分析A項符合了集合的概念及性質是集合;B項五個數字里面有兩個0與集合的互異性相悖,不是集合;C項只說群眾沒確定是哪一群眾,與集合的確定性不符,也不是集合。
這樣簡單的一個概念就會造成班里許多學生出錯,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數學概念的學習,這樣才能夯實基礎,深化知識遷移,生成運用能力。
二、拓展思路,分類討論
當前高考中的能力型試題往往是開放性試題,需要我們根據已知條件進行討論排除,最終遴選正確答案。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啟發(fā)學生拓展思路,掌握分類討論思想。
這里以高中最常見的二次函數為例:假如函救f(x)=(a-2)x2+(a-5)x-1(a為實數)的圖象滿足與x軸有且只有一個交點,求實數a值。
由此可見,針對當前開放性的高考試題,我們必須掌握科學分類討論法,否則就會顧此失彼,悔之晚矣。
總之,高三復習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和計劃性,這樣才能面面俱到,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