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學習,不僅是我們在學校獲得學習成功的需要,也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發(fā)展獲得成功的需要。因為,隨著人類向信息社會的邁進,一個全新的學習時代到來了。學會學習是我們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我們生活、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我們學好歷史課程的需要。
怎樣學會學習呢?學會學習要做的事很多,它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也不是一兩天就能達到的目標,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我以為,要學會學習,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樹立“我是學習主人”的學習觀念,激活自我學習動力
思想決定態(tài)度,態(tài)度影響行為。任何一個人,要學會學習,就必須認識我為什么要學習和我為誰學習,明白是我在學習,而不是老師、家長或其他人在學習。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我是否會學習、我是否會學好,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教師、也不是家長、學?;虬嗌系膶W習環(huán)境。因此,作為學生,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作用,不要一味依賴于家長、教師、同學、學校和班上的學習環(huán)境,而應該在教師的“教”中,主動體驗各種學習方法,取人所長,為己所用,構建最適合自己的“學法”。
二、明確學習任務
真正的學習是自覺的行為,這種“自覺”,其中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對學習任務有清醒的認識。學生若能夠認識和理解“學什么”的問題,學習就不會是盲目和被動的,學習中遇到困難也可以克服。學習任務都是具體的,學生就可以根據具體任務而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方法,從而使學習成為有計劃的行為。
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常言道,習慣成自然。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因為只有好的學習方法成為你的習慣時,才能隨時隨地應用,才能最好地發(fā)揮其作用,一輩子受用不盡。古往今來的大量事實也表明,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于他是否具備良好的習慣。我們必須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確保學習上的成功,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受益無窮。在學校的學習中,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包括預習習慣、上課習慣、練習習慣、自學習慣、復習習慣、思維習慣、勤學好問習慣等。
四、科學選用學習方法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講究方法的真正意義在于理性地選擇適合于學生個體的具體方法,并自覺運用方法解決學習上的問題。作為學習者來說,對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了解和掌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應用問題。學生在掌握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應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構建適合自己學習歷史的方法。學習有法,但無定法。這不僅表現(xiàn)在不同的人在學習方法上存在著差異,也表現(xiàn)在不同的學科其學習方法上存在差異。例如歷史教材,與其他學科的教材相比,雖有相同的一面,但更有不同的一面。教材結構體系的不同,在學習方法上也就自然存在差異。以高中歷史教材來說,從形式上看,它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目錄和大事年表。目錄是各章節(jié)知識的總綱,大事年表是簡明的大事記,這是全冊課本的總體知識框架,應從宏觀上把握。(2)每章開頭的“引言”?!耙浴敝饕f明本章內容的歷史背景、本階段的時代特征和本章內容的特點。(3)正文內容(大字)和閱讀內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課文的主體,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屬于必須掌握的內容。閱讀部分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或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內容的過渡,或是正文的展開性敘述等等,應有不同的要求。(4)原始資料。應聯(lián)系課文內容加以分析,可培養(yǎng)思維問題的能力。(5)表格、圖畫。要弄清其與正文的關系,安排這圖表的用意和作用等。(6)思考題和練習題。思考題是高層次的練習,練習題是基本的作業(yè)。(7)學術爭鳴。旨在提高思辨能力,養(yǎng)成求知的好習慣。
從內容上看,歷史知識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知識結構,可以分為歷史背景、歷史經過、歷史影響等。歷史背景又可分為動機、條件和原因。原因又分為歷史原因和現(xiàn)實原因、內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歷史經過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政黨、團體、階層、階級、事件、現(xiàn)象、著作、制度等。歷史影響包括結果、性質、功績、經驗、教訓、意義等。歷史知識還可分為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特征、歷史線索等。其中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歷史概念。歷史概念以歷史理論為指導,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實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著歷史事物、歷史現(xiàn)象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guī)律。由于歷史知識是由眾多有聯(lián)系的歷史概念所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歷史概念,也就成為掌握歷史知識的關鍵。
五、自我分析學習得失和評價學習效率
凡學習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也都會有成功與失敗,尤其是學習者之間存在著差異,學習的得失也就因人而異。學習者必須及時反思自己學習的得失,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學習還存在一個學習效率的問題,學習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必須反思和評價自己的學習效率,通過評價得到反饋信息,總結學習的經驗和教訓,為以后的學習做準備。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分析學習得失和評價學習效率的習慣,就會使自己的學習更具有自覺性,更具有針對性。
六、學會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從形式上說,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同教師、同學友好合作,取長補短,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學習目標。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