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教育對提高全民素質(zhì)是非常重要的,音樂教育不光是培養(yǎng)音樂家,而且對全民音樂的普及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一節(jié)生動優(yōu)美的音樂課,不僅能讓學生全身得到放松,而且能夠極大地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而音樂課是普及音樂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讓音樂課屬于每一個學生,讓音樂課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天堂,應該成為一名音樂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
關鍵詞:態(tài)度;興趣;舞臺
“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shù)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庇旯倪@句名言道出了音樂教育對提高全民素質(zhì)的重要性,即音樂教育不光是培養(yǎng)音樂家,而對普及音樂教育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不可低估的作用。一節(jié)生動優(yōu)美的音樂課,不僅能讓學生全身得到放松,而且能夠極大地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而音樂課是普及音樂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讓音樂課屬于每一個學生,讓音樂課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天堂,應該成為一名音樂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
長期以來,部分老師或者學生對待音樂課有一些比較片面的認識:有的認為音樂課是“搭頭課”,因而被語、數(shù)、外等主科老師給“霸占”,或者改成學生自習課。有的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教師教學生唱幾首新歌,或者提個錄音機,聽聽音樂,就算了事。這些做法其實都是對學生極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在音樂老師自己的眼中,你把音樂課當成什么它就是什么,取決于教師自己的態(tài)度。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影響別人對音樂課的態(tài)度,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學科的重要性和獨特性。俗話說,人生最幸福的兩件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職業(yè)并為之相伴終生,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并為之相伴終生。我們選擇了音樂教師,這個崗位可能會陪伴我們一生,那這個教師究竟要當成什么樣?我們需要給自己一個職業(yè)規(guī)劃。
一、音樂課的尷尬
音樂是美好的,每個人都非常喜歡。有人說,那些看起來優(yōu)雅、靈光、有品位的人,一定是懂音樂的。看看現(xiàn)在的學生,連走路、吃飯、上廁所都聽音樂,可是有些學生特別是初高中學生,不喜歡音樂課,特別奇怪的現(xiàn)象,喜歡音樂不喜歡音樂課,我們想想,問題在哪?在我們這里,一定是我們老師出問題了。我們看到學生在課堂上頭越來越低,越來越低,最后睡著了。這時我們就會抱怨,教材太難了,不適合我們……學生程度太低了,學不懂……總之,客觀因素太多。這里我想說,一定把教材當綱用,學會a+b=c,教材寫1+2=3,我可以變成2+2=4,也就是可以自己往里填東西,填自己能駕馭的、不同層次的內(nèi)容,目標達到即可,要學會因材施教。
二、對音樂課的態(tài)度
每逢備課時,同事們就會說,你們音樂課,不就唱唱、聽聽,備什么?這時我會想,我把它看成什么,它就是什么;你認為它是副課,它永遠就是副課。問題是我一輩子就是個這樣的老師,甘心嗎?我們的地位取決于自己的努力。我想說,以自己獨特的身份去感染、影響身邊力所能及的人或者學生,讓我們成為學生心目中那個重要的人,以你為標桿最好。這時你會說,我不會唱歌,或者不會樂器,那會唱歌就能當音樂老師嗎?錯,專業(yè)技能不等于音樂老師,有優(yōu)秀的專業(yè)技能還得有較強的教學能力。
音樂教師有自己的教學獨特性,我們沒有語文老師的文采,沒有歷史老師的知識淵博,我們的獨特性就是音樂教學技能。一定不能讓別人代替我們的教學,音樂課要有自己的獨特性。
三、音樂課要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學生才能愛學音樂、學好音樂。我認為,音樂是感人的,盡管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音樂天賦,將來都不一定會走上音樂這條道路,但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這是由音樂本身特點決定的。
四、要多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藝的舞臺
有的學校以“抓升學率”為重,唯恐開展文藝活動耽誤學生學習時間,分散學生精力,影響學習成績,因此一切文藝活動都不開展,這其實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做法,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死氣沉沉,效率低下,適得其反。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遇到這種情況,要多與學校領導交流,積極爭取學校支持,通過開展慶?!傲弧眱和?jié)、國慶節(jié)、元旦等文藝匯演,給學生提供多個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的音樂天賦得到發(fā)揮,并且感覺到學了音樂很自信,使學生的心智得到全面發(fā)展。這些活動的開展,又會反過來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音樂課真正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天堂。
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音樂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曾做過這樣的描述:“音樂是思維強而有力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沒有兒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發(fā)展?!蓖茝V音樂教育的意義,遠遠超出藝術的范圍,普及音樂教育之路任重道遠。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希望我們都真真正正地關心我們的下一代,讓孩子們都能接受音樂。普及教育,讓音樂課屬于每一個學生。
參考文獻:
秦德祥.孩子的音樂創(chuàng)造天性[J].中國音樂教育,2011(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