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歷史的目標不僅是了解過去在神奇宇宙中發(fā)生的事件,更重要的是明白這些事件的意義和帶給我們的反思。而要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需要將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很好地融入歷史課堂。
關(guān)鍵詞:資料搜索;調(diào)查報告;歷史事件
如何把研究性學習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十分重要,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總結(jié)和探討。
一、進行歷史資料搜索
歷史教師可以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對本堂歷史知識內(nèi)容進行預習和搜集有關(guān)的歷史資料。例如,在孔子儒家思想這堂課前,高中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或者有關(guān)孔子的書籍中總結(jié)孔子的生平簡介,還有儒家思想提出的背景、過程和影響。這樣學生可以對將學的歷史知識有一個基礎的認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學習也會得心應手。
二、進行歷史調(diào)查報告
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如果只是接受理論知識教育,那么,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熱情會逐漸減少,所以歷史學習需要從生活實踐中出發(fā)。比如,在學習改革開放的歷史知識時,高中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調(diào)查,調(diào)查改革開放對我國人民生活帶來的改變等。
三、寫歷史論文
高中歷史教師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歷史話題入手,引導學生搜索歷史資料,然后整理總結(jié),寫出自己對歷史知識的感受,以論文的形式寫下來。例如,高中教師可以以“我心目中的鄧小平”“民族英雄岳飛”等為話題讓學生進行寫作。學生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自己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進行論文寫作,這樣不僅在寫作中認知更多,高中歷史教師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四、進行歷史辯論賽
高中歷史教師可以以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歷史事件為話題進行班級的辯論賽,將學生分成正反方,學生要充分搜集與自己觀點有關(guān)的歷史資料,然后進行辯論探討。
五、歷史事件重現(xiàn)
高中歷史教師可以以小品或者話劇的形式重現(xiàn)歷史事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角色扮演中,努力做好真實歷史的還原。這樣學生在參與中對歷史人物和事件會有形象的記憶,而且對歷史知識有更新更全面的認知。
所以,在高中的歷史教學中,我們結(jié)合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做好以上總結(jié)的幾點,才能促使學生真正有效地吸收歷史知識點,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樂趣。
參考文獻:
[1]謝家沛,畢曉黎.歷史辯論: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有效形式[J].山東教育科研,2002(2).
[2]劉玉堯.歷史教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分析[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2(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