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關直線問題的探求中,某些學生常常會因考慮不周全而丟解,如設直線方程為點斜式或斜截式而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況;對直線斜率與傾斜角之間的關系理解不夠透徹妄下結論導致錯誤,如求直線的傾斜角或斜率時不能準確地表達結果等.本文就此舉例分析,供同仁斧正.
一、直線斜率的變化
學生在考慮斜率的變化情況時,很容易囫圇吞棗,表達錯誤.
規(guī)律總結:在上述題目中,可按如下方法寫出結果:先檢查過M點且與x軸垂直的直線是否與線段PQ相交,若相交則滿足題意的斜率范圍應為(-∞,k1]∪[k2,+∞].(k1,k2分別為直線PM,MQ斜率中的較小者與較大者)否則結果應為[k1,k2].
二、傾斜角的變化
直線斜率大于零時,傾斜角為銳角,直線斜率小于零時,傾斜角為鈍角,二者相互統(tǒng)一。解題中一定要注意二者的統(tǒng)一性,從而才能準確地寫出結果,恰當?shù)乇磉_.
三、過定點直線的方程形式
一直線過一定點(x0,y0),則該直線方程為y-y0=k(x-x0)或x=x0。在解題中學生往往易忽略的是對x=x0的討論。其實根據(jù)恒等式的特點,過定點(x0,y0)的直線方程還可以設為x-x0=k(y-y0),很明顯此方程不能表示平行于x軸的直線,故還應有直線 y=y0。在具體問題中若能根據(jù)題目條件恰當選擇這兩種不同設法,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3.已知△ABC的一個頂點為拋物線y2=2x的頂點O,A,B兩點都在拋物線上,且∠AOB=90°
(1)證明直線AB必過一定點;
(2)求△ABC面積的最小值.
(2)記P(2,0),如右圖:△ABC面積可轉化為求△POA與△POB的面積之和,故只需y1-y2最小即可,由(1)知y1y2=-4, 說明:若判斷出所求直線不存在與x軸平行時,可設其方程為x+ky+c=0,若判斷出所求直線斜率存在(即不存在與x軸平行的直線),則可設其方程為kx+y+c=0,從而可以避開討論,提高解題效率.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