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家引領使我認識到讓科學成為好玩的事情,責任重大
聊城市第二屆科學骨干教師培訓會議在振興路小學舉行。北京專家應飛老師給我們做了精彩的報告,他的報告使我們深切地感覺到“科學”是很好玩的事情,怎樣讓每一位學生感到科學是好玩的事情呢?對此我們科學老師責無旁貸。
應老師用兩個課例形象地給我們展現(xiàn)出“科學”很好玩。有這樣一節(jié)課:老師讓學生給自己的手指消毒—引入課題,接著手捏大米,大米變藍——引發(fā)了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米粒變藍跟誰有關呢?—猜想:跟碘酒有關?實驗驗證:大米上抹碘酒變藍。老師該教時教適時地教了:生粉+碘—變藍—進一步驗證,得出結(jié)論:淀粉+碘變藍。整個過程水到渠成,自然流暢,不知不覺就下課了,而且我感覺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學到了科學的探究方法。
二、科學老師應努力讓科學好玩
科學課要想成為好玩的事情,老師的教法得巧妙。正像應老師所說的那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妙于巧法。情景設計要像這位老師一樣用心設計,如此之妙的“湯”(情景),科學的探究方法寓于其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了問題意識,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有了探究科學的沖動,自發(fā)設計了實驗,進行了試驗,這些都是科學老師循序漸進地,潤物細無聲地“幫助”學生,學生自己來獲得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再加上不斷地實踐,會養(yǎng)成科學的實驗習慣,整體提高科學素養(yǎng)的。我們要做這樣有心的科學老師。
充分備課才能使我們的科學成為好玩的事情。我認為我們的科學老師要知道:科學教什么?怎么教?還要知道孩子學會了嗎?搞不清這些,有可能把科學課上成語文課或品德課,真會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園!我認為,科學老師應首先研究課標,針對課標要求,用教材來教給孩子科學探究的方法,指導孩子熱衷于實踐活動,在反復實踐中總結(jié)提升,掌握實驗的規(guī)律。這就要求我們老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逐漸走向自己主動探究的過程。
老師應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有成就感的科學課才是好玩的課。怎樣使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呢?孩子的想法能表達出來,孩子的發(fā)現(xiàn)及時準確的傳遞出去,孩子的結(jié)論能準確地闡述,并得到大家的贊同等等,都需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應老說“孩子的表達能力是要教的?!苯毯⒆尤绾斡镁珶挼恼Z言,清晰的思路,恰當?shù)脑~句把所思所想表達清楚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組裝電路時,要教給學生說:我準備用的器材是什……我這些器材的作用分別是……我準備這樣連等等。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增強,成就感驟然上升,自然也會感覺學習科學是件好玩而快樂的事情!可見,讓科學成為好玩的事情,我們教師的作用很重要!
三、我的教育實踐
在備《燈泡亮了》這一課時,備課前我考慮了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我這節(jié)課要把學生帶到哪里去(即教學目標具體化,具有可測性)?二是設計什么樣的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生到達目的地又覺得好玩?(教學問題設計,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采用具體的行為動詞,可操作性強)三是我怎么知道學生已經(jīng)到達目的地?(學習活動合理的安排,學生才會有精彩的表現(xiàn),我們才能知道學生已到達目的地)
我在備課時做了以下的努力:1.激發(fā)學生對電的興趣,激活學生對有關電的問題的思考;2.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3.通過“實驗法”,能夠用一些基本的組件連接一個簡單的電路,知道開關的功能;4.會做實驗記錄—畫電路圖;5.通過對電的來源的討論和電池發(fā)明過程的了解,產(chǎn)生新的問題、想法和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的欲望;6.通過觀察和思考,產(chǎn)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行動。給據(jù)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課件(閃燈幻燈片+配樂《夢的眼睛》)活躍氣氛并為進行新課做好環(huán)境烘托。
2.導入:早聽說咱三X班的同學觀察能力很強,今天我特意帶了一位朋友來(出示寶貝),來跟大家打個招呼(寶貝眨眼),老師問:你看到了什么?它怎樣了?
板書課題:燈泡亮了
看到燈泡亮了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探究活動
1.探究寶貝是怎樣亮起來的。(1)學生提出問題:燈泡為什么會亮?這里邊究竟有什么秘密呢?(2)學生猜一猜,并說出你猜想的依據(jù)(一邊交流認識各元件及其作用一邊板書:電池 燈泡 開關 導線)?學生猜對就把該元件獎勵給學生看一看,(放在講桌的紙板上)怎樣把這些東西組裝(團結(jié)意識的滲透)起來燈泡才會亮呢?
2.小組討論實驗方案:所需器材,夾子和接線柱的連接方法,需幫助的地方有哪些,需注意的地方有哪些?提出需注意的地方,出示課件溫馨提示:千萬不要將電池的正負極直接連在一起并注意分工合作、做好實驗記錄。
3.組裝基本電路:發(fā)放器材進行實驗(教師巡視)。實驗步驟:(1)檢查器材;(2)觀察器材的特點;(3)把電池、開關、小燈泡依次用導線連接起來;(4)用膠帶把實驗器材粘牢以便展示。比賽哪個隊先讓燈泡亮起來;(5)在紙上做實驗記錄—畫電路圖。
4.展示交流:接通開關,斷開開關,觀察現(xiàn)象,所畫電路圖。
(三)自由活動
電的來源。自由討論:我們所用的電一般是從哪里來的?你還知道電會從哪里來?學生交流各種電的來源的優(yōu)缺點,引導學生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播放伏特發(fā)明電池的過程,激發(fā)他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欲望。
(四)拓展活動
展示水果電池模型。啟發(fā)學生設計環(huán)保電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五)總結(jié)回顧
1.談收獲。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的疑惑是不是更多了?都有哪些?
(六)作業(yè)
1.修好你的寶貝玩具。
2.自制一個水果電池或自制一家用電器。
下課鈴響了,孩子們臉上個個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還一直說:“好玩,科學課真好玩!”我的教育理想是讓孩子每節(jié)課都感覺到好玩,讓孩子在快樂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我將為我的理想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