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闭Z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更是一門情感學科,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搞好閱讀教學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我覺得要做好此項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明確閱讀教學的任務
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不但要完成傳統(tǒng)教學中的傳授語言知識,發(fā)展學生的言語任務,而且還要深化課文的內涵和拓展課文的外延,把課文的空間范圍引申拓展到社會中相關的人和事,教會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認識社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人性,教會他們享受語文帶來的歡樂。
(一)教會學生認識生活文化、社會文化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它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至今還滲透在我們的生活、社會當中。我們必須認識到語文的“源”在生活當中,語文教學與生活脫節(jié),就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會學生認識生活、社會中的文化知識,語文這個載體責無旁貸。
例如,在《陳涉世家》中有“發(fā)閭左謫戍漁陽”,在其他古漢語中也經常出現(xiàn)“左遷”“豪右”。這就涉及“左”“右\"的區(qū)別的問題。我引導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思考以下有趣的現(xiàn)象。
第一,結婚照中,為何一直是男左女右的站位?第二,對聯(lián)中是以門的左邊還是右邊為上聯(lián)?第三,電視電影中文武百官上朝時,帝位的左右兩邊哪邊站文官哪邊站武官?
這些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經過一番查證、比較之后,我和學生一起明確:在站或坐時,古代一般有左尊右謙(卑)的現(xiàn)象,在官位、住的方位上通常又有以右為尊的習俗。這樣,無疑教給了學生生活中的常識,社會中的文化。
(二)教會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學生的人性
教學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教材反映的“美”“丑”并非學生都能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的情感、美感去調動、啟發(fā)學生。
在教授《孔雀東南飛》時,焦仲卿被迫奉命“休妻”,在分析焦母這個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制度的化身時,我講到了古代“七出”之條:無子、淫逸、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讓學生比較:美麗、善良、賢淑的劉蘭芝究竟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條?當?shù)玫綄W生一致的否定之后,學生對焦母的“丑、惡”及劉蘭芝的“美、善”都有了鮮明的分辨,對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制度的本質也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樣,學生對美與丑、善與惡的觀點更加鮮明了,人性也得到了深化和發(fā)展。
(三)教會學生懂得歡樂、享受歡樂
在教授《孔乙己》時,我讓學生模仿“孔大人”的迂腐無知;在講《變色龍》時,我讓學生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體會人物的虛榮、自欺欺人、滑稽可笑的形象;在上《黃河頌》時,我讓學生高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總之,以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為己任的語文教育,理應同社會實際生活相結合,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二、抓住閱讀教學的幾個著力點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目前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我認為,要實現(xiàn)教學大綱提出的閱讀目標,實現(xiàn)由掌握知識向培養(yǎng)能力的轉化,必須從“語感訓練”和“整體把握”兩個方面下功夫。
(一)加強對學生的語感訓練
語感是人對語言的直覺、領悟和把握能力??梢哉f,它是語言能力多種因素的綜合,是學生語言能力的最高體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語感訓練的內容大致有聲音感、正誤感、分寸感、暢達感、節(jié)奏感、意蘊感、情味感、形象感、審美感等。
(二)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帶領學生從文章中走個來回
從閱讀教學過程看,整體閱讀必須遵循“整體一部分一整體”、“綜合一分析一綜合”的原則。張志公先生對文章的閱讀過程有過具體而通俗的闡述,他說讀一篇文章,先通讀全篇,得其大要;再分解細讀,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別重要的、突出的、用法提法新穎的詞句;最后再通篇領略一番。即他所說的“帶領學生從文章里走過來回”。這里指明了閱讀的過程,強調從整體出發(fā),重視綜合,由整體而部分,由綜合而分析,把整體擺在首位,由綜合開始,這是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的一個重要變化。
三、注意閱讀教學中的幾個誤區(qū)
近年語文中考高考中,對文學鑒賞、現(xiàn)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的考查,已成為考查學生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人們對閱讀教學越來越重視??墒情喿x教學的效果如何呢?它的低效率仍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我認為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幾個誤區(qū)。
(一)違背了閱讀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削弱歪曲了誦讀教學
閱讀教學就應以“讀”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為主。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往往違背了這些規(guī)律,削弱、歪曲了誦讀教學。比如早讀課上,不聞聲聲入耳的讀書聲,取而代之的是老師的講述,就連需要反復閱讀、仔細領悟、認真揣摩的詩詞曲和文言文的賞析,也全都變成了老師的語言分析課或習題訓練課……凡此種種,都忽視了學生的誦讀。不但無助于學生提高記憶力、分析和綜合評價能力,就連起碼的語感培養(yǎng)也無從談起。
(二)閱讀教學目標的確定帶有過分的“明確性”和“可分性”
閱讀教學和基礎知識、作文教學一樣有明確的目標。我認為目前閱讀教學的目標存在三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第一,目標的短期化。一個單元一個目標,一篇課文一個目標,甚至于一節(jié)課一個目標。前后缺少有機銜接;同一目標在不同年級不同課文中出現(xiàn)也找不到相承相接的關系,毫無系統(tǒng)可言。第二,目標的知識化。把閱讀教學的能力要求降低為以識記為主的知識要求。把課文當成了基礎知識教學的材料,把閱讀教學異化為基礎知識教學。第三,目標的題目化。把閱讀教學的課堂變成口頭或筆頭的考試練習,或選擇,或問答,以做題目、講題目代替了閱讀教學,大大淡化了誦讀在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