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行CT增強掃描過程造影劑的滲漏的預防及護理。方法:針對不同患者出現(xiàn)的不同反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做好心理護理,及時解除病人的痛苦。結果:使患者安全、順利完成CT增強掃描檢查,從而獲得滿意的檢查效果。結論:CT增強掃描檢查的護理工作是做好CT增強掃描檢查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關鍵詞:CT;護理
【中圖分類號】R4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6-0268-01
CT增強掃描是臨床常用的方法,在CT增強掃描過程造影劑的滲漏機率雖然僅為0.11%,但一旦發(fā)生滲漏就有可能會引起軟組織腫脹,皮膚出現(xiàn)水泡,肌肉壞死,嚴重者可出現(xiàn)肌筋膜高壓綜合征;不僅影響檢查質量,還有可能導至醫(yī)患糾紛。因此我們除做好各項常規(guī)護理工作外,對CT掃描過程中造影劑滲漏的預防和應急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F(xiàn)將我院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月以來的CT增強掃描中出現(xiàn)的造影劑滲漏及滲漏后護理的34例患者的資料做一回顧性分析如下。
1一般資料
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月我院共做CT增強掃描病人3978人次,本組檢查中發(fā)生造影劑滲漏34人次,根據(jù)穿刺部位局部肢體腫脹情況分為輕、中、重度,其中1例重度滲漏病人在注射后4h出現(xiàn)肌筋膜高壓綜合征而行切開引流,23例輕度、9例中度病人均經(jīng)過50%硫酸鎂或地塞米松局部濕敷等對癥處理后恢復。
1.1方法:我院現(xiàn)采用美國GE64排螺旋CT機,A,B雙筒高壓注射器。全部造影患者均采用靜脈內血管造影增強,使用非離子型碘造影劑(37g優(yōu)維顯100ml)。根據(jù)疾病的需要、患者的病情及體重計算造影劑的用量(1.5-2ml)和生理鹽水40-50ml,分別采用2.7-5.0ml/s注射速度,注射時間21-40s。
1.2處置及護理
1.2.1注藥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造影劑外滲,應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針,用消毒棉簽按壓穿部位,并延長局部按壓時間。
1.2.2病人出現(xiàn)滲漏后,應告知病人及家屬滲漏的情況及程度。以及一般造影劑外滲4-5h后局部腫脹更甚,是由于造影劑滲透壓較液體滲透壓高,體液便會滲出至皮下,從而加重局部腫脹。避免心理緊張,并取得諒解及配合治療和護理。
1.2.3輕度外滲:25例輕微損傷患者,一般無需處理,可自行吸收,對個別疼痛明顯的患者,可用75%乙醇紗布濕敷。9例中、重度外滲:給予50%硫酸鎂溶液紗布濕敷于患處及其上下10cm處,待50%硫酸鎂紗布干后再更換另一塊或直接住紗布上注入50%硫酸鎂溶液;或用0.05%地塞米松局部濕敷,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嚴重外滲:在外用藥的基礎上口服地塞米松,每次5mg,一天3次,服用3天。
1.2.4抬高患肢,促進局部靜脈血液回流,有利于外滲造影劑的吸收,減輕組織水腫滲出。囑患者禁患處擦油和熱敷,熱敷會引起水泡和潰瘍,使損傷加重增加病人痛苦。
1.2.5如皮膚出現(xiàn)水泡、發(fā)黑破潰等較嚴重并發(fā)癥時應請皮膚科、燒傷科醫(yī)師會診,并配合他們做相應的護理。
1.2.6加強觀察,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肌筋膜高壓綜合征,一般應于注射后4h給予局部切開減壓并引流,給予補液、抗感染及消腫濕敷等處理。
1.2.7耐心教會患者如何觀察病情變化和護理,如有特殊情況要及時就醫(yī)。保持樂觀的情緒,注意合理飲食,增強抵抗力。
2討論
2.1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技巧及工作責任心,加強心理護理:
2.1.1護士方面:護士應避免緊張、焦慮情緒,在穿刺時力爭\"一針見血\",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使用靜脈套管針進行檢查前穿刺,解決了操作過程中因病人多、穿刺時間緊張導致的心理壓力,也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及降低滲漏。
2.1.2正確評估血管,選擇適宜的靜脈穿刺:一般選用大、粗、直、有彈的淺表靜脈,且穿刺部位易于固定,盡量避免選擇四肢關節(jié)處、血管分叉、靜脈竇、及反復輸液或長期化療的靜脈作為穿刺血管。一般常用前臂淺靜脈和肘正中靜脈及手背靜脈等部位尤以右側為佳。在上、下肢找不到可行的靜脈穿刺時,可選用頸靜脈,但頸靜脈不宜做胸部CT的增強掃描,只適合腹部、盆腔等胸頸部以外的增強掃描[1]。
2.1.3爭取病人配合:在CT增強掃描前,耐心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了解有無過敏史,了解肝腎以及臨床用藥情況。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造影劑的使用安全性,并告知給藥前、中、后的注意事項和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增加造影劑外滲及過敏的防護意識,使其密切配合。
2.2及時、正確的進行相應的護理,可以加快滲漏處的恢復,加強嚴重滲漏的觀察,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并有效治療嚴重并發(fā)癥:
2.2.1因為造影劑外滲到血管外,直接刺激組織引起炎癥介質釋放,又因血管內壁受損通透性升高,而使局部組織發(fā)生急性炎癥改變[2]。我們使用75%乙醇紗布濕敷由于其揮發(fā)時可帶走機體的熱量,使局部皮膚溫度降低而達到冷敷作用,有利于血管內皮細胞抗損傷能力的增強,從而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
2.2.2用50%硫酸鎂對血管有擴張作用,高滲作用可使組織脫水,促使水腫消退的作用
2.2.3而用0.05%地塞米松局部濕敷,即可抗局部組織過敏,又能修復局部血管內皮,使液體滲出減少,改善循環(huán),使腫脹局限和消退[3]。
因此確實做到以預防為主,避免和減少對比劑外滲現(xiàn)象的發(fā)生,是確保CT增強掃描順利完成,獲得滿意的CT圖像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于金碧,宗美玲,譚繼善.使用高壓注射器時造影劑滲漏的預防及護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3,10,(7):777-778
[2]陸巧蔥,繆學勤,梁美蓮.喜療妥軟膏治療CT增強掃描中對比劑外滲損傷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09,7(1):709
[3]陸美慶,龔素茹.碘造影劑靜脈注射滲漏損傷后用不同方法處理的效果觀察.護理研究,2003,17(22):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