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工作中給予人文關懷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3月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患者加強人文關懷,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的效果。結果:護理1個月后,試驗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評分(47.85±7.58)低于對照組患者(56.62±8.01),P<0.05;試驗組不確定感評分(30.85±5.94)低于對照組(38.61±6.91),P<0.05。結論:在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具有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負性情緒。
關鍵詞:人文關懷;血液透析;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6-0202-01
血液透析是臨床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常用方法,患者多需要進行長期的血液透析,不但身體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還會產生較多的負心情緒,如焦慮狀態(tài)、抑郁狀態(tài)、不確定性等[1]。而有效的護理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緒,使患者樂觀地面對生活。我院在臨床工作中,對血液透析患者加強了人文關懷,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3月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試驗對象,透析次數(shù)為每周2~3次。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3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37~76歲,平均(59.62±9.15)歲;疾病類型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18例,糖尿病腎病12例,其他4例。試驗組患者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74歲,平均(59.14±9.84)歲;疾病類型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16例,糖尿病腎病14例,其他4例。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并發(fā)癥預防等情況。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人文關懷,主要內容為:(1)環(huán)境:要求護士用心準備血液透析室的環(huán)境,保證空間寬敞明亮,清潔衛(wèi)生??梢詼蕚鋱罂?、電視等。將室溫調節(jié)在22℃~25℃之間,濕度為55%[2],讓患者感覺到更加舒適。(2)心理護理:在患者透析期間,護士要重視心理護理。向患者解釋透析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不適,并強調透析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的顧慮。耐心地傾聽患者的主訴,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對錯誤認識耐心地糾正。此外,護士還要教會患者如何在焦慮等情緒發(fā)生時,利用放松訓練、深呼吸等,緩解自身的不良情緒。對長期透析的患者,護士還要多講解一些透析情況較好的病例,樹立其樂觀向上的心理。(3)透析期間的細節(jié)干預:在透析期間,護士要重視每一個細節(jié)。如,透析時多與患者溝通和交流;在穿刺結束后為患者擺放一個舒適的體位;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觀察其穿刺部位等。(4)健康指導:主動熱情地為患者講解相關知識。例如關于飲食的知識,護士要首先讓其認識到飲食的重要性,并了解其飲食習慣,糾正不良飲食狀態(tài)。多進食可口的食物,刺激自己的食欲[3]。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焦慮狀態(tài)和不確定感。焦慮狀態(tài)采用國際通用的焦慮自評量表,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焦慮狀態(tài)越重;不確定感使用MUIS中文量表,滿分為125分,得分越高其不確定感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兩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和不確定感評分為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
護理1個月后,試驗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試驗組不確定感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人文關懷通俗的理解就是對人的關懷,即:關注人,重視人的個性,滿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權力。醫(yī)療服務中實施人文關懷有兩大要點:一是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二是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4]。
我院血液透析期間的人文關懷,主要包括了環(huán)境、心理護理、透析期間的細節(jié)護理和健康教育。其中環(huán)境是為患者建立一個舒適透析過程的關鍵,患者在舒適的、溫馨的環(huán)境中,不但能夠放松情緒,還可以感受到護士對其的重視程度,保持愉悅的心情[5]。心理護理是降低患者不良情緒的關鍵措施,護士通過心理護理,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實施各種護理干預,同時我們還注意教會患者自我調節(jié),無形中滿足了患者對知識的需要[4]。透析期間的細節(jié)護理,更好地體現(xiàn)了護士對患者的人性化照顧,讓患者與護士建立更和諧的關系,同時還有助于早期預防和治療各種并發(fā)癥。最后,健康教育方面的人文關懷,我們強調因人而異,護士在建立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大方向前提下,要了解患者需要,再個性化地實施護理。
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經過人文關懷的護理干預后,焦慮狀態(tài)和不確定感分數(shù)明顯降低。因此,在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饒萍,成守珍,黃卓燕,等.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人文關懷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6):77-78.
[2]黃華英,吳衛(wèi)娟,劉翠泳,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19(11):193-194.
[3]何美娟,黃色丹,陸桂榮,等.人文關懷護理對維持性血透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2):7877-7878.
[4]蘇慶玲,李洪,吳紅蘭,等.長期性留置雙腔導管在血透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廣東醫(yī)學,2008,29(10):1762-1763.
[5]馬偉平,許月嫦,禤杏華,等.首診全責護理模式對基層醫(yī)院血透病人護理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