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時的有效護理干預。方法:回顧、分析、總結(jié)2011~2013年我科住院的30例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病例。通過對此組病例的護理分析,總結(jié)出正確的、適合基層醫(yī)院的、實用的、具體的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方法。結(jié)論: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的康復與護理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密切的觀察,及時的干預以及正確的護理是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康復的關鍵。
關鍵詞:小兒手足口?。荒X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6-0190-01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shù)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我科2011年-2013年共收治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30例,現(xiàn)對此組患兒的護理措施及其護理分析報告如下。
一、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30例患兒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診斷標準[1],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1歲3例,2歲8例,3歲12例,4歲以上7例;30例患兒全部有口腔黏膜皰疹。11例患兒的手掌、足心、臀部可見玫瑰紅色的斑丘疹,同時全部伴有發(fā)熱、頭痛、嘔吐等癥狀,其中3例出現(xiàn)抽搐;7例頸部有頸項強直,9例巴彬斯基征陽性。
1.2輔助檢查:30例患兒全部做了腰椎穿刺,進行了腦脊液檢查,腦脊液白細胞增高8例,蛋白增高11例,腦壓增高18例;腦電圖檢查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有24例出現(xiàn)慢波增多;心肌酶譜23例出現(xiàn)異常,頭顱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
1.3治療:本組病例均采用利巴韋林、炎琥寧抗病毒治療,甘露醇降顱壓治療,同時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其中3例危重患兒加用靜脈丙種球蛋白,9例合并細菌感染的患兒加用抗生素,30例患兒全部治愈出院,病程10-14天。
2護理措施
2.1一般護理
2.1.1消毒隔離:對患兒應進行隔離治療。并保持病房清潔,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定時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定期對病房的地面、床頭柜、陪床櫈等進行消毒。患兒出院進行終末消毒。
2.1.2皮膚護理:勤剪指甲,防止患兒用手抓或入睡后無意識搔抓,因為皮膚瘡漿的滲出,會引起病毒的傳播[2];保持皮膚清潔;及時更換柔軟寬大的內(nèi)衣,保持床單清潔干燥,減輕對皮膚的各種刺激;防止皮膚繼發(fā)感染。
2.1.3口腔護理:有9例患兒出現(xiàn)口腔黏膜皰疹或伴有潰瘍,進食時常引起疼痛加劇而影響進食,我們采用進食前后給予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局部涂0.2%冰硼甘油,有潰瘍者用錫類散局部噴涂,以消炎止痛和促進潰瘍面愈合[3]。
2.1.4飲食護理:供給足夠的營養(yǎng),注意水和電解質(zhì)的補充,給予進食清淡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少量多餐,切忌暴食暴飲,加重心臟負擔[4]。
2.1.5心理護理:向患兒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詳細告知本病的治療護理措施,打消其顧慮,取得家長信任,積極配合治療。
2.2對癥護理
2.2.1高熱護理:本組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發(fā)熱可引起腦組織代謝增加,加重腦缺氧,使已損傷的腦組織的損害進一步加重。高熱時必須盡快降溫。
2.2.2驚厥的護理:有3例患兒出現(xiàn)抽搐,抽搐時要保持呼吸道通暢。發(fā)紺者給予氧氣吸入,牙關緊閉者將紗布包裹的壓舌板放入上下牙齒之間,以防舌咬傷,并及時找出驚厥的原因,盡快的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控制驚厥。
2.2.3腦水腫患兒的護理要保持病房安靜,降低環(huán)境刺激,減少噪聲。維持水、電解質(zhì)及體液平衡?;純猴B內(nèi)壓升高劇烈頭痛時,遵醫(yī)囑快速
3、嚴格無菌:一般組織比骨與關節(jié)對感染的預防能力強,并且其防御作用調(diào)節(jié)也快。而在骨骼中雖然也有防御反應,但速度慢的多,以至于在防御機制建立之前,骨組織也已出現(xiàn)不可修復的損害[5]。
參考文獻
[1]陶秀蘭,護士長與護士溝通能力狀況調(diào)查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10):59-59}
[2]劉萍,黃敏貞,辜熊軍.手術室護理人員使用正性暗示語言的效果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11,46(5):482-484
[3]魏革,胡玲,祝發(fā)梅.手術患者壓瘡風險因素評估表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78-580
[4]賀繼榮,李毅.手術中壓瘡的研究進展[J],天津護理,2007,15(2):120-122
[5]高興蓮,田蒔等.手術室??谱o士培訓與考核1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36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