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重癥肝炎及其常見并發(fā)癥的綜合治療。方法:將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7例重癥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接受治療的54例患者中48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并且出院,6例患者死亡。結論:重視原發(fā)病和并發(fā)癥的治療處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重癥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關鍵詞:重癥肝炎
【中圖分類號】R57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6-0083-02
重癥肝炎是肝功能衰竭的一種綜合征,多由致病因子造成肝臟短期內大量壞死所致。例如肝炎和肝硬化引起肝組織大塊壞死,造成患者肝功能衰竭或者多臟器功能衰竭[1]。重癥肝炎的臨床癥狀具有病情發(fā)展快、病情重、并發(fā)癥多的特點,而且具有超過70%的病死率。雖然至今沒有治療重癥肝炎的特效藥物,但是加強重癥肝炎患者的基礎治療和并發(fā)癥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存活率。為探討重癥肝炎及其常見并發(fā)癥的綜合治療處理方法,文章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7例重癥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綜合治療經驗,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57例患者均為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間收治,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符合重癥肝炎標準。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4例,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68歲,平均年齡35.41±5.19歲;急性重癥患者15例,亞急性重癥患者19例,慢性重癥患者23例。
1.2方法
一是重癥肝炎基礎治療。使用阿德福偉進行抗病毒治療,使用胸腺肽進行棉衣治療,根據患者的需求,肝壞死治療方式有促進肝細胞再生治療、人工肝治療以及移植肝治療。
二是并發(fā)癥治療。并發(fā)癥治療包括抗感染、肝性腦病治療和出血治療。使用頭孢噻肟和第三代頭孢菌素來治療和預防感染。對β-內酰胺酶類不過敏的患者使用β-內酰胺酶抑制劑與青霉素或頭孢菌素和氨芐西林+舒巴坦以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加強治療預防效果。肝性腦病治療方式為減少腸道毒性物質的產生與吸收、祛氨藥物、糾正氨基酸比例失調、改善神經遞質傳遞、腦水腫治療;出血采用止血藥物治療。
2結果
57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接受治療,3例患者主動放棄治療。接受治療的54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病情有極大的改善且均出院,6例患者死亡;放棄治療的3例患者均死亡。48例患者好轉出院,9例患者死亡。
3討論
3.1重癥肝炎的基礎治療
3.1.1抗病毒治療
阿德福偉和拉米夫定是抗病毒治療的主要藥物,它們都是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拉米夫定可以阻止乙型肝炎病毒(HVB)的反轉錄酶和聚合酶合成病毒核酸,從而起到抑制HBCV-DNA復制的目的[2]。但是拉米夫定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副作用。乙型肝炎病毒容易產生耐藥性而再次損害肝臟,引起免疫力受損患者出現重型肝炎。阿德福偉是一種更新的核苷類抗病毒藥物,阿德福偉抑制拉米夫定的HVB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有許多專家學者建議將阿德福偉用于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株引起的重型肝炎。
3.1.2免疫調節(jié)劑
胸腺肽是常用的免疫調節(jié)劑,胸腺肽可改善以重癥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從而減少患者感染的幾率。但胸腺肽也有較大的副作用,一些重癥肝炎患者使用胸腺肽可能會造成病情加重。因此,在臨床治療中不能隨意使用胸腺肽。有研究人員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癥肝炎,但是對該藥物的療效不確切,而且也缺少對該藥物的了解,大多數專家認為該藥物在治療重癥肝炎的副作用多于療效。
3.1.3肝壞死治療
肝壞死有促進肝細胞再生、人工肝和移植肝三種方式。解毒護肝藥、G=I療法、應用PH2GF等都是促進肝細胞再生的方法。人工肝可及時清除肝衰竭產生的毒素和嚴重介質,達到改善患者肝臟功能的目的。移植肝多用于治療亞急性重癥肝炎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肝衰竭,尤其在肝炎早期階段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3.2并發(fā)癥綜合治療
3.2.1抗感染治療
抗感染主要是抗腹腔感染為主,包括自發(fā)性腹膜炎和腸源性細菌感染。自發(fā)性腹膜炎以單一細菌感染為主,而肺炎鏈球菌是感染腸源性細菌最為常見的細菌。多項臨床研究顯示[3],單獨使用頭孢噻肟是臨床治療腹腔感染的有效藥物,還可以降低二重感染發(fā)病率。此外,第三代頭孢菌素也可以起到頭孢噻肟同樣的效果。此外,β-內酰胺酶抑制劑聯合頭孢菌素使用可以增強抗感染效果。氨基糖苷類同樣具有較好的抗感染作用,但是該類藥物對腎臟有一定毒副作用,因此β-內酰胺酶抑制劑通常不聯合氨基糖苷類使用。
3.2.2防治肝性腦病
一是減少腸道產生和吸收的毒性物質。首先要合理控制患者的飲食,限制患者每日攝入的蛋白含量,同時采用乳果糖改善患者腸內環(huán)境,減少腸道對氨的吸收作用。還可口服新霉素方式抑制腸內細菌滋生。有學者曾對抗生素和非吸收糖類藥物的在防治肝性腦病上做了對比研究[4],研究結果顯示,抗生素具有更好的防治肝性腦病效果。二是改善氨基酸比例失調問題。支鏈氨基酸在改善比例失調問題上有一定效果,但是有研究表明[4],急性重癥肝炎患者在昏迷情況不能隨意使用該藥物。三是治療腦水腫。腦水腫可采用靜滴甘露醇聯合使用白蛋白可收到更好的脫水效果。此外,濕度低溫療法、地塞米松也可用于治療腦水腫。四是應用祛氨藥物。常用的祛氨藥物有精氨酸和乙酰谷氨酰胺,近年來,有學者認為L-鳥氨酸-L天冬氨酸鹽具有不錯的降氨效果,可用防治肝性腦病。五是改善神經質傳遞。改善神經質傳遞可使用苯二卓受體拮抗劑氟馬西尼,該藥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意識。
3.2.3出血的防治
預防和治療出血可使用去甲腎上腺素、降低門脈梯度以及補充凝血因素凝血酶原復合物制劑以及巴曲酶注射液等方式治
療和預防出血。
4結語
本組患者在接受以上基礎治療和并發(fā)癥的綜合預防和治療措施后,4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顯著改善并且出院。6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死亡。總而言之,重視原發(fā)病和并發(fā)癥的治療處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重癥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參考文獻
[1]劉洪波,陳相新,安庚申.綜合療法治療重癥肝炎10例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02:290.
[2]曾小兵.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癥肝炎的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3:3078-3079.
[3]張睿,顧海.從中西醫(yī)結合看重癥肝炎治療[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03:83-86.
[4]劉文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重癥肝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09:117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