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病人不發(fā)生法律和法定的規(guī)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傷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1],是護理工作的重點,尤其是神經內科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并伴隨意識及感覺、運動、認知障礙,病情變化快。由此引起的意外損傷及其有關的醫(yī)療安全問題一直是神經內科醫(yī)護人員共同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6-0069-01
⒈神經內科常見護理安全隱患問題
①跌倒/墜床神經內科患者大多年老體弱伴隨肢體活動障礙,視力減退,應用擴血管,鎮(zhèn)靜劑等藥物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因素,如防護措施不到位易發(fā)生跌倒。躁動或意識障礙患者床邊無人看護或未予以床欄防護、肢體約束方法不正確導致墜床
②壓瘡神經內科病人多數感覺、運動功能障礙不能自理日常生活,時常發(fā)生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汗液積在衣服內也不能得到擦拭,伴隨糖尿病等基礎病變,營養(yǎng)狀況,基礎護理不到位,加之長期臥床不能自行更換體位。所以神經內科患者發(fā)生壓瘡機率很高。
③走失神經性病患中的一部分老年人患有老年癡呆,記憶力缺失,經常在出門后就忘了回來的方向。
④誤吸神經內科患者可伴有吞咽反射功能減退,部分老年患者咀嚼功能下降,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即下咽,極易發(fā)生吞咽困難、嗆咳,甚至窒息死亡。
⑤意外拔管:吞咽障礙患者需要鼻飼插管,尿失禁或潴留病人保留尿管,中心靜脈營養(yǎng)治療時,一些患者由于意識欠清不能配合,或躁動未予約束極易發(fā)生計劃外拔管傾向
2具體的安全護理對策
2.1預防跌倒、墜床神經內科患者由于其病種的特殊性,發(fā)生跌倒的危險明顯增高[2]。
做好評估:新入院病人100%評估跌倒/墜床分值。屬于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班班交接。床頭懸掛標識提醒醫(yī)護人員及家屬引起注意。護理人員要把室內物品擺放有序,定時清潔走廊,廁所有扶手,把地面濕滑警告標志,放在比較顯眼的地方以便提醒病人的行動。日常用品的擺放,應放置在方便拿到的位置,病患的治療、恢復行動必須有伴隨著的家庭成員。對于不安的病人,可使用約束帶和一個額外的床檔保護。服用睡眠藥物后需臥床,不隨意下床活動。夜間陪護人員疲憊入睡,意外事件更易發(fā)生,故應合理搭配夜間力量,新老護士搭配,滿足必要的護士數量。
2.2防壓瘡。在對長期臥床病人的進行護理的時候,飲食要注重給予高蛋白、高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食物,協(xié)助患者保持好皮膚清潔和干燥,床鋪要平坦、無渣屑,護士協(xié)助患者定時翻身活動,以防止壓瘡
2.3對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障礙或情緒改變患者,加強巡視病房。留陪人24h專護,同時隨身佩戴識別卡。
2.4防誤吸:提供容易吞咽的食物,進食時取坐位或半坐臥位,喂食動作要慢,不能催促患者,有明顯吞咽困難者,盡早插胃管鼻飼,鼻飼前先吸盡痰液再抬高床頭30-90度,鼻飼前要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再鼻飼,鼻飼后30分鐘內不能改變體位或吸痰,以免嘔吐而誤吸。
2.5防意外拔管。護士要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妥善固定各種管道,定時巡視,檢查是否脫落滑出,做好標識。
3小結
護理安全是反映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是保證患者得到優(yōu)質服務的基礎。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無處不在,要求護士全面動態(tài)評估,掌握防護對策,防患于未然,確保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xiàn)代護理管理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349.
[2]陳曉君,陳瑞珍等.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J].國際護理雜志,2010,29(10),1528.
候,要運用濕紗墊清理,濕紗墊要一次性使用完畢,對器械以及手進行及時的清洗[8]。確保子宮內膜不會發(fā)生移植。
總之,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體征、病史、以及術后病檢進行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癥,越早診斷越利于治療。通常選用手術方法治療,治療效果明顯,無復發(fā)率。由于該病在育齡期婦女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因此定期檢查積極預防對于減少該病的發(fā)生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就目前我國的醫(yī)療技術,在治療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不斷改進治療方案,研究更加有效地治療方法,減少患者心理與生理的痛苦,提高治療效果,做到精益求精。
參考文獻
[1]于飛,湯春輝,史錦云.會陰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分析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20(11):669-670.
[2]SinghKK,LessellsAM,AdamDJ,etal.Presentationofendometriosisto-generalsurgeons:a10-yearsexperience[J].BRJSurg,2010,82(13):134-135.
[3]趙蘭娣,杜韶洲,張曉蘭.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9例分析與思考[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19(24):253-254.
[4]郭曉丹,梁元姣,顧恙皎.特殊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和治療[M].中國婦產科專家經驗文集,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5]尚云,呂衛(wèi)琴,杜淑靜.剖宮產術后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12例臨床分析探究[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0,13(32:):266-267.
[6]張春俠,徐麗珍,張曉薇.特殊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醫(yī)藥報道,2010,64(14):124-125.
[7]葉小姣,張愛榮,謝美珍.剖宮產術后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14例臨床治療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1,10(12):672-673.
[8]李楚蘭,郁紅梅,劉瀾.手術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分析研究[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36(2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