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量器具是企業(yè)提高產品質量,實現(xiàn)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在企業(yè)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重點分析了計量器具在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并對如何提高計量管理工作和企業(yè)的計量器具的正確使用作了重點闡述。
關鍵詞:計量器具 企業(yè)發(fā)展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S272.5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336(2014)12-0084-01
計量器具是企業(yè)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大部分企業(yè)把計量器具的管理工作作為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推動技術進步的基礎工作來抓。完善計量檢測手段,使資源合理有效的配置能避免資源浪費,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從而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起著重要意義。隨著武夷巖茶日益被人們廣泛接受,人們對武夷巖茶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武夷巖茶的品味要求也越來越高。經過多年的發(fā)展,茶產業(yè)已逐步從武夷山市的傳統(tǒng)產業(yè)轉變?yōu)樘厣a業(yè)和支柱產業(yè),成為武夷山經濟建設的重要保證,隨著武夷山茶葉品牌的推廣,知名度的提高,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升,茶葉的質量安全狀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我作為一個基層質量計量工作人員,既管企事業(yè)計量又抓產品的質量工作,因為這種長期的工作關系,我經常帶著檢定檢測人員下到茶葉企業(yè)中去,進行茶葉檢測樣品抽樣,計量器具檢定等。這幾年的經歷。對武夷巖茶有了較深的了解,體會到武夷巖茶生產過程中,計量器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茶葉產品質量就要保證生產和經營中的計量測試方法準確,才能控制過程產品質量和終端產品質量。計量器具在企業(yè)生產中起著基礎性作用。
武夷山市舊稱崇安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氣候溫和,土壤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山地地壤,植被繁茂。為山地丘陵地區(qū),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屬于中亞熱帶氣候,物產資源豐富,產于武夷山的武夷巖茶市世界四大茶種之福建中小葉種的代表,市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和烏龍茶的鼻祖,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夷巖茶起源于武夷茶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宋代時就已經成為朝廷貢品,元代時朝廷在武夷山創(chuàng)建御茶園。明末清初,在武夷山創(chuàng)制出烏龍茶,所以說,武夷巖茶市烏龍茶的始祖,武夷巖茶悠久的歷史,優(yōu)異的品質,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其獨具特色的“巖谷花香”之“巖韻”被稱為烏龍茶中的珍品。目前,茶葉是武夷山的重要經濟作物,以烏龍茶為主,紅茶次之,其中烏龍茶以武夷巖茶為代表,紅茶以正山小種為代表。1999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處,世界23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之一。目前全市茶園總面積12.96萬畝,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茶企460家,獲準使用武夷巖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用標志茶企326家。
計量器具在武夷巖茶生產工藝流程中的應用,初制工序:茶青采摘需配置電子秤或電子臺秤(采茶女工每天采摘的茶青按斤論酬)-做青即茶青脫水過程的最佳溫度為(25℃~28℃),需配置干濕溫度計來控制-殺青即炒青過程的最佳溫度360℃,需配置溫度表來控制(溫度太低茶青殺不透,溫度過高則茶青拉鍋也就是茶青炒焦)-烘干的溫度140℃,需配置溫度表來控制。
精制工序:毛茶揀剔過程需用電子秤(揀剔女工每天揀剔出的黃片和茶梗按斤論酬)-風選篩分過程要配置12種規(guī)格型號的圓篩-干燥即烘焙的過程溫度(90℃~125℃),需配置溫度計對溫度加以控制-茶葉自檢過程中的感觀評審要求,茶葉的量要配置電子天平秤量,茶湯出水時間要配置記時器控制-成品茶定量包裝過程需配置電子天平(小包裝)、電子秤等計量器具。
根據武夷巖茶制作工藝流程控制的要求,計量器具的正確選擇、使用以及計量器具量值準確與否,直接影響武夷巖茶品質和企業(yè)的經濟效益。以下就是我這幾年工作中遇到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實例:
(1)在武夷巖茶風選過程中,因沒有正確使用合適規(guī)格的篩子,影響武夷巖茶的品質。某天,接到某茶企管理人員電話,說該茶企業(yè)連續(xù)5個批次茶葉,武夷山市茶檢所檢驗結果均為感觀審評不合格,企業(yè)稱自已也不知何原因(而所檢樣品在上一年度的檢測中均為合格)。我調閱了相應批次的感觀評審檢測原始記錄,并和感觀審評專家溝通。該企業(yè)所送武夷巖茶樣品存在兩個方面不足:一是茶葉條形上只有上段、中段、缺下段(武夷巖茶因其特殊工藝,成品茶條形具有三個層次,即上層、中層、下層,而下層,不了解地人會誤認為是茶末,實際上是武夷巖茶烘焙過程中,掉下的茶葉的芽尖部分,是茶葉的精華);二是茶湯滋味不足。而造成茶湯滋味不足原因主要是茶葉缺了茶芽這部份精華影響了茶湯的醇厚度。在了解情況后,我和感觀評審專家一起到該企業(yè)的倉庫按抽樣標準要求重新進行抽樣。該企業(yè)的一位管理人員無心地一句話:“我們廠篩出的茶末5元1斤,很受附近村民的喜愛”,讓我心中一動。到了其生產車間的風選區(qū)域,不出所料,企業(yè)在篩分過程中所用的圓篩規(guī)格型號為5#篩,而武夷巖茶篩風整型過程9#號篩進行下段整型,5#篩則為中段整型,所以下段精華被當作廢料篩走了,這樣造成茶葉的品質以及口感都達不到要求,影響到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2)因為計量意識的淡薄,在茶葉定量包裝過程中沒按要求正確配置計量器具,造成某紅茶知名企業(yè)的經濟損失。我們在服務某企業(yè)時,要求對生產過程中的計量器具進行檢定,企業(yè)管理人員表示除了實驗室設備是按QS細則要求配置和檢定,其他的都不需要檢定,且企業(yè)生產過程中也沒有配置相應的天平等計量器具。管理人員勉強同意了我們提出到企業(yè)包裝車間的要求。到了包裝車間沒有看到天平,卻有兩只稱藥用的戥秤。隨機抽取包裝好的紅茶小包裝進行稱量時,發(fā)現(xiàn)該包裝中的凈含量均超差,測量結果是最小稱量為6.5克,最大稱量為7.6克(小包裝上的凈含量5.0克)。當我們將這個結果告之企業(yè)董事長后,他表示這款紅茶在茶葉市場上很受歡迎,經濟效益卻沒預期好的原因出就出在計量器具配置不當。據粗略計算,企業(yè)就這款紅茶損失就達30多萬元。按定量包裝的要求,我們指導企業(yè)配置了精度為0.1克最大稱量200克的天平。這件事后,該企業(yè)對計量器具如何選擇和應用有了更深的了解,對計量器具在企業(yè)生產中起著基礎性作用。
參考文獻
[1]GB/T18746-2006,武夷巖茶[S].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