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山西柿子為原料,以感官評定和理化指數變化為指標,確定了柿子酒釀造的最佳工藝條件。研究了原料預處理、脫澀方法、滅菌方式、澄清方法對發(fā)酵產品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用溫水對柿果進行脫澀,80℃下加熱滅菌,然后用明膠進行澄清時,發(fā)酵后柿子酒成品的口感、色澤、風味為最佳。
關鍵詞:柿子酒 發(fā)酵 脫澀 澄清
中圖分類號:TS2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4)18-0001-03
柿子又名朱果、米果、猴棗,呈圓形或扁圓形,紅色或黃色,屬于柿科植物的果實,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為柿科植物漿果類水果,原產地為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素有“木本糧食”、“鐵桿莊稼”之美稱。柿蒂、柿葉都是很有價值的藥材。
柿子營養(yǎng)豐富,色澤鮮艷,柔軟多汁,香甜可口,老少喜食。據測定每100g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25g,糖28g,蛋白質1.36g、脂肪0.2g、磷19mg、鐵8mg、鈣10mg、維生素C16mg,還含有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1]。柿子富含果膠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對于改善便秘,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等有很好的作用。柿子不但營養(yǎng)豐富,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yī)認為其甘寒微澀,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
柿子酒是以柿子為原料,將柿子搗碎,加酒曲,發(fā)酵而成[2]。柿子酒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可治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干咳、咽痛。國內現有產品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發(fā)酵速度慢,成酒口感、風味差[3,4]。由于柿子自身的生物學特性,采用常規(guī)方法獲得發(fā)酵酒帶有較強澀味,酒液過于渾濁且產酒率低。本論文基于柿子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采用山西秋柿為原料,利用微生物發(fā)酵技術,比較研究原料預處理、脫澀方法、滅菌方式、澄清方法等方面對果酒品質的影響。滿足改進柿子發(fā)酵酒生產工藝的市場需求,解決柿子酒生產中關鍵技術問題。為增加國內外市場的果酒品種,解決柿子產品類型單一,增加了柿子的附加值,促進林果業(yè)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柿子購于農貿市場。釀酒酵母由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系實驗室提供。果膠酶由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系實驗室提供。
1.2 試劑
葡萄糖(食品級),北京市興建永祥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氫氧化鈉(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硫酸銅(分析純),太原市亞昌化學品有限公司
酒石酸鉀鈉(分析純),太原市亞昌化學品有限公司
濃硫酸(分析純),太原市亞昌化學品有限公司
檸檬酸(食品級),北京市興建永祥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蔗糖(食品級),北京市興建永祥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1.3 設備
滅菌鍋 DSX-280 杭州匯爾儀器
可見分光光度計 WFJ7200 龍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
電熱恒溫水浴鍋 LSY 北京醫(yī)療設備廠
手持糖度計 WYT-II 成都市青羊聯合光學儀器
精密數顯pH計 PHS-3C 上海天達儀器有限公司
電子天平 FA1204B 上海精科天美貿易有限公司
多功能榨汁機 JYL-C52V 九陽
2 方法與步驟
2.1 工藝流程
鮮柿→脫澀→除梗、打漿→滅酶→冷卻→添加果膠酶→靜置→調整成分→加入釀酒酵母→主發(fā)酵→壓酒→陳釀→后發(fā)酵→澄清處理→灌裝→理化檢驗→成品
2.2 操作要點
2.2.1 采購、挑選、清洗
采購八、九分成熟,色澤為橙黃色微發(fā)紅柿子,剔除霉爛變質、有病蟲害、損傷以及輕度發(fā)酵柿果,用清水洗去附著泥沙、雜質等。
2.2.2 脫澀
處理一 溫水脫澀:將柿子用水洗凈后,浸入40℃溫水中處理24h,以除去澀味。
處理二 自然脫澀:將柿子去皮后晾曬2~3d,果實變軟后利用。
2.2.3 除梗、打漿
打漿前先除去果柄、花盤,加入柿子量2.5倍水,然后用打漿機將柿子連皮帶肉打成柿果漿。
2.2.4 調整成分
調糖分與酸度。柿子的糖分可達20%左右,pH5.5左右,可以不作糖分調整或添加少量白糖,使果汁含糖量在20%~22%,所含糖分經發(fā)酵即可使成品酒達到預定指標酒精度11%~12%(v/v)。酸度較低,一般需加酸(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等),pH值應調至4~5。
2.2.5 釀酒酵母的活化
釀酒酵母在使用前應當進行活化,具體為稱取一定量的酵母粉,用5%的蔗糖溶液進行活化,0.5h即可。
2.2.6 主發(fā)酵
柿子漿加0.1%果膠酶處理,促使果膠分解,果汁粘度下降。添加適量活化后釀酒酵母,充分攪拌進行發(fā)酵溫度保持在24℃~29℃,不宜超過35℃。當果汁中的殘?zhí)遣蛔儠r,主發(fā)酵基本停止,主發(fā)酵時間約6~8d。發(fā)酵正常時,液面升高,并不斷冒氣泡,并伴有沙沙聲。發(fā)酵期間,每天早晚測定殘?zhí)?,以檢查發(fā)酵是否正常。釀酒酵母的用量為原料量的10%,釀酒酵母發(fā)酵繁殖和代謝能力強,發(fā)酵速度快,溫度操作彈性大,發(fā)酵液易于澄清,耐酒精高達12%(v/v),發(fā)酵產品風味好,出酒率可高達60%以上。
2.2.7 壓榨
發(fā)酵結束后,及時將酒液與殘渣分離并對殘渣進行壓榨,以防過量的單寧和糖甙等物質溶解于酒中,增加酒的苦味和澀味,分離出的原酒液進行后發(fā)酵。
2.2.8 后發(fā)酵
把分離出來的汁液進行后發(fā)酵,使殘?zhí)抢^續(xù)發(fā)酵,轉變成酒精。由于后發(fā)酵較微弱和緩慢,為了防止雜菌的侵入引起揮發(fā)酸濃度升高,需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正常的后發(fā)酵,糖濃度是不斷下降的,直到殘?zhí)遣蛔?、不再有二氧化碳冒出時,后發(fā)酵完成。
2.2.9 澄清
澄清可使酒液清晰穩(wěn)定,酒的外觀澄清透明。由于柿果酒中含有一定的單寧,它能與酒中的酵母菌自溶物作用,產生絮凝狀沉淀,而使果酒逐步澄清,不加澄清劑也能獲得清澈透明的酒液,但作用緩慢,需要的時間較長,所以需下膠澄清。下膠澄清是在酒中加一種或幾種有機或無機不溶性成分,使它在酒液中產生膠體沉淀物,將懸浮在酒中的顆粒物除去。本實驗用明膠、果膠酶進行澄清比較研究。下膠時要將材料迅速同酒混勻,使之分散到整桶酒液中。下膠澄清與過濾結合進行,以獲得更好的澄清效果,最后通過精濾得到澄清透明的酒液,測定其理化指標。
2.3 測定指標
酒精測定:蒸餾法
總糖與殘?zhí)菧y定:直接滴定法
PH值測定:PHS-2C酸度計測定
3 結果與分析
3.1 柿子漿和柿子汁對發(fā)酵的影響
圖1和表1結果表明:當殘?zhí)呛坎蛔儠r,柿果汁主發(fā)酵時間雖然比柿果漿少1d,但酒精度是柿子漿的高,還有柿子漿的殘?zhí)堑陀谑磷又臍執(zhí)?。通過感官評價,發(fā)現柿子漿發(fā)酵酒的香氣更飽滿,顏色、酒體均比柿子汁的好,這是源于界面效應。并且,制取果汁時出汁率較低,浪費了原料,也增加操作過程。所以得到結論,柿子漿的發(fā)酵效果更好,以后實驗就用柿子漿來發(fā)酵。
3.2 不同脫澀方法對發(fā)酵的影響
從表2中可以看出用溫水脫澀顯然比自然脫澀發(fā)酵速度快,發(fā)酵周期短,無明顯澀味,這主要是由于采用該脫澀方法是將原料中的可溶性單寧除去,果汁中單寧殘留量最低,對酵母菌的活動未構成明顯不良影響,亦不會使成品酒產生澀味。柿子含有2%以上的單寧,是葡萄果實含量的80多倍,單寧對果酒釀造的不利影響主要在于濃度超過0.3%以上會不同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的發(fā)酵,同時使果酒成品產生澀味。因此,發(fā)酵之前應對柿子原料進行脫澀,以使柿果酒口感綿厚、風味更佳。原料脫澀方法不同,單寧殘留量不一,故研究脫澀方法對發(fā)酵的影響。
3.3 不同滅菌方式對柿子酒的影響
表3結果表明:調pH值滅菌的柿子果漿比較快速發(fā)酵,當殘?zhí)呛坎蛔儠r,調pH滅菌的時間比加熱滅菌時間少1d,殘?zhí)呛繀^(qū)別不大,但是加熱滅菌的發(fā)酵液酒精度較高。感官評價發(fā)現,加熱滅菌后的柿子酒顏色比較好,味道更加香醇濃郁,且發(fā)酵過程中較易控制雜菌污染。調pH滅菌的柿子果漿易結成一起,不利于發(fā)酵,而且容易粘在容器壁上,會在容器壁上污染雜菌,且酒的顏色不好,比較深。因此,實驗就用加熱滅菌的方式來發(fā)酵柿果酒。柿子本身具有較高的糖度,容易感染微生物,柿子打漿后的pH值在5.5左右,不利于發(fā)酵,也易感染雜菌,影響發(fā)酵結果,因此發(fā)酵前必須對柿子漿進行滅菌,殺滅不利于酒精發(fā)酵的微生物,才能正常發(fā)酵。滅菌的方式有多種,這里研究加熱滅菌與調pH值滅菌兩種方法。加熱可以采用在80℃下滅菌約10min的方法,然后冷卻至室溫備用。加熱的目的在于防止發(fā)酵過程中雜菌繁殖,使發(fā)酵中所不需要的蛋白質固化,含糖柿果漿與固體物分離;此外,加熱還有助于提高糖分的溶解度。調pH值滅菌是添加檸檬酸,將pH值調至4.0左右,既有利于酵母生長,還可以防止雜菌繁殖。將兩種滅菌方法進行比較研究,得出最佳滅菌方式。
3.4 不同澄清劑對發(fā)酵的影響
從表4中得出用明膠澄清的澄清效果更好,成品酒的澄清度較好,產酒率更高,而且澀味最小,發(fā)酵后的酒的口感較好,用果膠酶進行澄清,透明度不高,產酒率不是很高,口感更澀。故本實驗用明膠作為澄清劑。柿子本身含有很多果膠物質、單寧物質,所以需要用果膠酶處理,使得果膠分解后,才可發(fā)酵,否則發(fā)酵后的柿子酒無鮮艷色澤,而且風味口感較差。但即使是果膠酶處理后,也還是很難得到澄清的果汁。故研究兩種方式對發(fā)酵的影響,用果膠酶處理后的果漿與果汁來發(fā)酵,比較兩種發(fā)酵的結果。柿子中含有很高的果膠物質和蛋白質,分別為1.5%和0.7%左右。這些膠體物質的大量存在,直接影響著果汁、果漿的黏性,從而影響微生物的發(fā)酵作用和發(fā)酵酒的澄清度。在柿子酒的釀造過程中,無論是柿果汁還是柿果漿,均需進行澄清處理。
4 產品質量評價
4.1 感官評價
產品為淡黃色清澈液體,組織狀態(tài)均勻一致;酸甜適口,口感宜人,具有柿子特有的香氣,味道可口,酒香醇厚,細膩潤滑;酸甜略有苦味,后味綿延;無其他異味,無雜質。
4.2 理化指標
可溶性固形物≥5%;pH值4.0;酒度為8v/v;總糖為5g/L。
5 結語
實驗結果表明:以柿子果漿為原料,用溫水對柿果進行脫澀,80℃下加熱滅菌,經果膠酶處理后,加入10%經活化后的釀酒酵母液,進行發(fā)酵,發(fā)酵后用明膠進行澄清,再經過濾、陳釀,然后殺菌、包裝與保存。這樣的生產工藝,可有效保證發(fā)酵后柿子酒成品的品質,得到的柿子酒組織狀態(tài)均勻一致,酸甜適口,口感宜人,色澤、風味為最佳,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和典型的風格。
參考文獻
[1]趙文紅,白衛(wèi)東,顏立毅.柿子酒加工工藝研究[J].現代食品科技,2007,11(23):41-43.
[2]楊天英,逯家富.果酒生產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壬蕊.柿子發(fā)酵酒的研制[J].釀酒科技,2005,(6):101-103.
[4]莫海珍,張浩,李霞.柿子果酒工藝的研究[J].中國釀造,2004,(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