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敘事角度解讀《二十年后》,文中作者采用了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綜合運用的敘事技巧、敘事節(jié)奏的加速與減速變化的敘事模式,揭示了美好與丑陋、怯懦與勇敢的矛盾人性,展示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二十年后》;敘事學;藝術
歐·亨利與莫泊桑、契訶夫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的作品題材廣泛、語言簡潔、主題深刻,尤其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尾而被譽為“歐·亨利”式的寫法?!抖旰蟆非楣?jié)簡單但又一波三折。前文寫了鮑勃對自己和朋友命運的展望和分析,后面接著就被捕了,諷刺、幽默。最終一個小字條解開了濃重的霧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結尾處筆鋒陡轉,言簡意賅,給讀者一種強有力的震撼。這篇小說因為其獨特的構思、時間的跨度、人物關系的異常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其中歐·亨利的文學語言和結尾藝術是主要分析對象,歐·亨利獨特的敘事技巧卻很少有重視。本文運用現代敘事學理論,通過文本細讀,旨在挖掘作品的獨特敘事結構,找出其高超的敘事技巧,揭示其獨特的敘事策略。
一、敘事視角的運用
《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后經典》一書中將敘述視角大致分為全知視角、選擇性全知視角、攝像式視角等,這樣的分類精準但顯得過于詳盡,并不適用于高中階段的小說文本解讀。在此階段,我們主要關注全知視角、選擇性全知視角、第一人稱主人公敘述中的回顧性視角、第一人稱敘述中見證人的旁觀視角、第一人稱敘述中的體驗視角這幾類視角。
“紐約的一條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著。一陣冷颼颼的風向他迎面吹來。已近夜間10點,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了?!毙≌f開頭,作者就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寒冷、寂靜的夜晚:“夜間10點”“寥寥無幾”“一陣冷颼颼的風”,環(huán)境的幽冷、夜晚的凄清成為情節(jié)展開的標記,故事空間進入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這樣,作者可以隨意地對故事情節(jié)及人物形象進行加工處理,展現出極大的自由性。故事開始展開,“在一家小店鋪的門口,昏暗的燈光下站著一個男子。他的嘴里叼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雪茄煙。警察放慢了腳步,認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個男子走了過去?!绷攘葦嫡Z,作者便將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環(huán)境、背景、人物進行了介紹,之所以能如此精煉,吸引讀者展開閱讀,與全知型視角的選擇有重要關系,如電影動畫一般,故事情節(jié)在時間的線性描述中開始流淌。
當鮑勃遵守二十年前的約定,守在飯店附近時,第一個碰到并開始與之交談的人——杰米,作者完全可以從鮑勃的觀察視角敘述一下杰米的衣著外貌、表情動作,當然這樣也就不是第三人稱的敘事了。然而這些都沒有,作者是如此吝嗇,語言如此簡潔,甚至連嗅覺最靈敏的獵狗也聞不到一絲關于二人身份的蛛絲馬跡。在看到便條之前,鮑勃并不知道與自己交談的警察就是杰米,故事外的敘述者一直將杰米稱為“警察”,讀者也只能跟著鮑勃的視角走,主人公不知道的事情讀者也就無從得知,小說通過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和限制視角的綜合運用,淡化杰米在讀者腦海中的印象,使讀者對杰米的預判和結尾處的真相之間形成強烈反差,為小說制造懸念。
二、敘事節(jié)奏的變化
歐·亨利充分運用了幾種不同時距的敘述手法:適當改變敘事速度的技巧,加速敘事與減速敘事相互變換,刻畫典型場景等構成了《二十年后》中的不同節(jié)奏,使得文本猶如音樂一樣隨著話語模式的變化出現不同的運動方式,具有充滿參差、錯落有致的美感。
二十年前,鮑勃和杰米約好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間(夜間十點整)相見,鮑勃早已經等候在餐館附近,我們不知道鮑勃等了多久,也許是幾分鐘,也許是幾個小時,從“昏暗的燈光下站著一個男子,他的嘴里叼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雪茄煙”這句話中透露出鮑勃的狀態(tài),“叼著沒有點燃的雪茄煙”,可以推測出,他不是慌慌張張地剛剛趕到地點,而是保持等待的姿勢有一段時間了。但杰米對這個二十年來的約會并沒有表示出激動與期待的情緒,“一個執(zhí)勤的警察走過來”,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到,杰米一邊走一邊試試人家的門戶是不是關好,一只手把警棍耍出許多復雜而美妙的花樣。
近十點,鮑勃與杰米相遇,二人開始交談,九點五十七分,兩人分手。作者用13節(jié)的篇幅來描寫這短短的幾分鐘,放慢敘事速度,甚至有時慢到時間仿佛已經停頓——“又是一陣冷颼颼的風穿街而過。接著,一片沉寂。他們倆誰也沒有說話”。從鮑勃臉上白色的傷疤,鮑勃口中說的不得不“東奔西跑”等暗示信息,杰米已經判斷眼前的這個人就是警方通緝的罪犯,二人無話,只有“一陣冷颼颼的風”。這是第二次作者寫“一陣冷颼颼的風”,兩處景物描寫,以完全相同的文字,構成了一個平行的敘述,兩相映照,其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這如同影視作品中的背景音樂一樣,對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暗示或標識作用。渲染了一種沉寂尷尬的氣氛,也成為情節(jié)轉換的標志。
“怎樣寫比寫什么更重要”,對這篇小說,更需要從敘事學的角度對課文進行分析和讀解,打破傳統(tǒng)的文本解讀習慣,以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尷尬和茫然。
參考文獻:
[法]熱奈特.敘述話語·新敘述話語[M].王文融,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