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時代的發(fā)展在強調競爭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合作。在對學校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后,也在教育中引入合作學習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因此,合作學習的方式被各中小學普遍運用,但是在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合作教學的開展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進行完善和調整。從理解合作學習的相關概念入手,提出當下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合作學習開展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措施,發(fā)揮出合作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課堂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在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社會化分工趨勢日益明確,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學校在對人才進行培養(yǎng)時應該將合作學習、合作精神融入教學中,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作為學校教育的目標。合作學習適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在中學教育中合作精神的教育也是政治教育的一個內容,因此在中學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很有必要。
一、小組合作學習概念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是在班級授課制的背景下進行的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時將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通過設定學習任務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由此可以看出,小組合作學習對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重要作用,同時為教師在教學中主導地位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小學教學中被普遍認同和采用,但是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影響了合作教學的效果。
1.思想政治教學中教材選擇不合理
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有它的可取之處,但這并不表示所有的教材內容都適合開展合作教學。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和處理時沒有經過充分的思考,重視合作學習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形式,卻忽視了內容,導致所選擇的合作學習內容不符合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也就不能激發(fā)出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興趣,造成“教師重形式,學生走形式”的惡性循環(huán),根本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
2.合作小組在成員安排上的不科學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是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任務的學習,而在小組成員的安排上卻會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問題。教師在進行小組安排上,通常會根據(jù)學生的座位進行隨意的編排,采用前后合作或左右合作的方式進行。但是在中學時期正是學生的叛逆時期,跟周圍的同學關系要好,也更熟悉,在實際開展合作學習時往往是聊天、嬉笑,不能正視學習任務,也就無法達到教學效果,這樣反而失去了合作學習最初的意義和價值。
三、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措施
針對以上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應該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促使在小組合作教學中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加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中學思想政治在課程設置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高中的政治教育中,課程內容的抽象性較高,因此教師在促使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這就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較高,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年齡特點、心理需求等選擇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這樣就為學生有效開展合作教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內容選擇上盡量選擇一些討論性價值較高的、與生活比較貼近的內容。如在中學政治中,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學習就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小組中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對該事物的想法和見解。又比如在高中的哲學方面的內容抽象程度高,就不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2.小組成員安排上應該趨近合理
合作小組安排的好壞程度關系到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首先小組的人員不應過少,這樣會造成討論氣氛的不活躍;也不應過多,這樣會使部分學生不能參與到合作討論中來。因此,合理的合作小組成員人數(shù)應該控制在4~6人,既能保證人人都參與到學習中,也能避免討論時的冷場。其次是在小組人員的配備上,應該打破學生座位的局限,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家庭背景情況、性格心理的差異等進行安排,并且要形成優(yōu)生、中等生、后進生三個層次的安排,由于考量了學生的性格因素,因此盡管是結構層次上的差異也能促使學生在進行討論時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消除自卑心理,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綜合上述,小組合作學習具有獨特意義和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它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就應該避免小組安排上的不足,選擇適當?shù)慕滩膬热?。教師還應該加強自身對合作教學的認識,并將合作教學所含的優(yōu)點傳達給學生,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敢于表達,樹立起團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張洪芝.對話性思想政治課教學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0(23).
作者簡介:張璐,女,1988年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中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