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處于重要地位,但是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卻成了高中教師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新課標和高考改革制度的發(fā)展下,要求高中教師快速找到解決學生閱讀閑難的方法,在教學中實踐研究,幫助學生渡過閱讀這個難關。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
一、當前高中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的基本現(xiàn)狀
語文是啟蒙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語文,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學,可見語文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學習語文的時候,閱讀也是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根據(jù)目前高中生的閱讀情況來看,語文閱讀效果甚微,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
由于高中語文閱讀的篇幅比較長,內容和以前比起來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難度相對較高。高中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開始出現(xiàn)浮躁的現(xiàn)象,對語文閱讀內容知識粗略地讀一遍,然后就開始做題,不對閱讀文章的內容進行仔細分析,這樣學生無法正確理解閱讀的內容,同時也做不對習題,在考試中不占有任何優(yōu)勢。
面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諸多的弊端,教師和學生應該共同努力,積極尋求解決的措施,讓語文閱讀走向一個新的局面。
二、面對高中語文閱讀問題所采取的措施
1.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其知識儲量
解決學生閱讀困難的問題,首先就應該從增加他們的閱讀量開始,讓他們在豐富的閱讀書海中自己發(fā)現(xiàn)閱讀的技巧。
學生在進入高中后,有了一定的自主時間,但是他們還不會自主學習,更多時間并非在閱讀課外書籍。這時候就需要語文教師來幫助他們合理安排時間,讓他們進入學習狀態(tài)。
教師應該每天在自習課堂中為學生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這并不是一種強制性的學習,而是幫助他們合理規(guī)劃時間。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彌補他們由于平時繁忙的學習所占用的閱讀時間。教師同時也陪學生閱讀,當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遇到什么疑問,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消化知識。
2.教師改變閱讀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技巧
學生閱讀能力沒有改變,閱讀水平沒有多大的進步,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師的問題。這是因為教師閱讀教學方法有問題,導致學生也陷入困境,對閱讀沒有多大的突破和進展。
首先,教師應該不再用以前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應該看清眼前形勢,用新的教學方法改變當前閱讀狀況。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文章的內容給學生進行詳細講解,讓他們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對閱讀文章的手法和技巧要進行詳細分析,這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都對閱讀文章的技巧一無所知,因此教師要認真講解點撥,對學生不懂的要進行舉例分析,然后再讓學生寫一個類似的例句,以達到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
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研究時候,可以讓學生也嘗試著自己理解,改變以前教師主講,學生主課的模式,讓學生試著在講臺上講解閱讀理解,說出他們的看法和理解,這樣才能看到學生對閱讀的文章掌握和了解多少,對他們講解錯誤的地方進行及時糾正和補充,這樣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探究學習
在學習中主要依靠學生自主學習,不能只憑教師生硬地給學生輸灌知識,那樣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就會很少,而且也無法進行自主應用。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自己學習并且應用,對文章的深層含義進行探究活動閱讀。學生在閱讀中盡可能自己完成一些教學閱讀任務,不依賴外界的一切,自己去閱讀理解文章的含義和意義所在,當自己無法完成的時候,可以和幾個學生一起談論研究,或者幾個學生分組討論,將問題分成幾個部分,這樣進行起來也比較快,最后把他們討論的結果在一起匯總。如果還有異議,學生可向教師求教,讓教師幫助解決。
此外,學生要對閱讀有一個定式,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層次去探索體驗,使他們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會預習、自我理解,對不懂的問題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書來解決。學生還可以走進生活,在生活中接觸事物遠比書本中學到的知識更有內涵和意義。因此,學生要自己學會課內和課外的教學研究,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提高閱讀的能力。
高中語文閱讀在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弊端,但是經過高中語文老師的不懈努力和學生的自我奮斗,高中生的語文閱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中語文閱讀還會更加邁進一步,迎來一輪新氣象、新景觀。
參考文獻:
姜明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的研究.四川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任敏杰,男,1968年6月出生,大專,就職于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靈臺縣教研室,研究方向:高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