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技術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技師學院學生道德品質和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對于技師學院的思想政治教師來說,就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技師學院;思想政治;核心價值觀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技術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技師學院學生道德品質和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對于技師學院的思想政治教師來說,就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思想理論課教學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新中國成立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直是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的主要課程之一。當今時代,社會愈是發(fā)展,愈是需要其成員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和精神境界,現(xiàn)代社會對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必須加強和改進對技師學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對于我國的和諧社會建設和人才質量工程建設具有長遠的現(xiàn)實意義。因而,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地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視野之中,使之成為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面對社會體制的變革和文化、價值觀念多元并存的態(tài)勢,技師學院的學生思維越是活躍,思想上就越會出現(xiàn)迷茫、困惑。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正視這一現(xiàn)實,切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他們正確地觀察社會和思考人生,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和人生價值觀,進行正確的人生選擇和社會行動。因此,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重要內容貫穿于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標之中。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遵循原則
1.專題教育與文化滲透相結合的原則
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各技師學院較普遍的做法是采用“融入”的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政治理論課之中。然而,從課程論角度看,“融入”的方式盡管保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全面性,但效果欠佳。原因是:被“融入”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各部分內容仍在教學中有所反映,但已成為知識的“碎片”,這將直接導致該價值體系本身被忽略,從而消解了體系化的成果。顯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應以相對獨立的形態(tài)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總體框架中。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題教育,比現(xiàn)行的“融入”方式更能保證教育的有效性。換言之,專題教育比“融入”教育更有利。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具體運用。
2.實踐鍛煉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原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豐富、結構嚴謹,對于技師學院的學生來說,已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把握這一內容,只是必須通過深入的理論學習方可實現(xiàn)。然而,價值觀教育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不懈追求的實踐過程。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得到切實踐行,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其引領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目標既體現(xiàn)為學生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規(guī)范的一種自覺接受、自覺遵循的態(tài)度,更體現(xiàn)為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能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來規(guī)范自己的活動,并使之內化為自己的實際行為。當前,技師學院學生在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上日益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不少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社會責任感缺乏、誠信意識淡薄、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這意味著問題不僅體現(xiàn)在認識層面,而且存在于面對現(xiàn)實生活時的行為選擇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當努力預見他們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選擇困境,并盡可能設置實踐情境,甚至聯(lián)系其他部門或校外單位,給予他們接觸社會、進行實踐的機會,從而加強其行為選擇能力的鍛煉,并對其實踐過程進行細致的指導和糾偏,引導中學生對相關的觀念、行為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對正確的價值觀念產生興趣和接受意愿,對不正確的價值觀念產生鄙視和憎惡。
參考文獻:
[1]馬勇.論理解性教學的原則[J].教書育人,2004(01).
[2]單玉.理解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4(01).
作者簡介:孫自敏,女,就職于江蘇省揚州儀征市儀征技師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