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所有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結合教學實踐,追本溯源,提高寫作水平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關鍵詞:有效閱讀;主動性;評價方式
批改作文時,我們總是抱怨學生字跡潦草、語句不通、內容空洞、缺乏思想性、偏離題意等等,但對此又總是缺乏行之有效、一蹴而就的教學方法,讓人一籌莫展。究其原因,學生之所以“談文色變”,是因為他們對寫作缺乏興趣。常言道“強扭的瓜不甜”,對一件沒有興趣的事情,怎能做好?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并在認真聽取了同行的建議后,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產生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以讀助寫,激發(fā)寫作熱情
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總是抱怨自己的學生沒有天賦,無論怎么指導,在寫作上仍是一無是處。其實不然,反思我們在作文教學上所用的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付出”與“收獲”是成正比的。但這并不是說我們每天上課什么都不談,只談寫作。我們完全可以將寫作教學貫穿到閱讀教學中,“學以為耕,文以為獲”,讀是寫作的前提,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在課堂上,我們總是將了解文本“寫了什么”作為重點,而就文本“怎么寫”的問題很少討論,即使有所涉及,也僅限于對文章寫作特點的歸納,這并不是真正的有效閱讀。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痹谡n堂上,我們首先應該為學生選取一些具有典范性和可讀性的文本,不必將教材視為圭臬,完全可以將課外的美文拿來閱讀,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鑒賞,多問幾個為什么,逐步體悟到“怎么寫”和“為什么要這樣寫”的問題。將這些問題內化、吸收,學生的寫作熱情就會被激發(fā)。同時,在閱讀中還應挖掘文本中的典型事例和能夠聯(lián)想到的事例,為寫作積累素材。對于水平一般的學生我們可以從有意識的模仿開始,課堂上不妨多做一些仿寫訓練,由易到難,讓他們逐步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最終將寫作技巧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能力。老舍先生曾經(jīng)說過“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盡管不像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chuàng)作的底?!彼裕覀冊陂喿x的同時,不能忽略“讀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
二、以學生自己的作品為例,變被動為主動
筆者個人認為,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最直觀且有效的做法就是以自己學生的作品為例,不要動不動就拿什么所謂的優(yōu)秀作文、高分作文與學生的作文作比較,這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距離感,甚至是反感、排斥心理。應該讓學生看到自己及周邊學生的習作,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重視,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我的作文我做主”。
當然,這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對學生的習作“精挑細選”,仔細甄別,好詞好句不放過,典型的、反面的例子也不放過。課堂上,我們可以做多方面的展示,比如字跡、卷面、結構、語言等。教師課前不必先下結論,可以師生共同探討分析,將作文課變成討論課、分析課。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有時可以提前選取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供大家共同探討。問題的設計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針對性,要對學生的討論有正確的引導,切不可放任自流。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只有通過比較,學生才能認識到問題所在,也才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進步。
有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自然也會隨之改觀。學生由被動變成了主動,教師也就有了積極性,如此良性循環(huán),何樂而不為?
三、注重作文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要及時批改,多加鼓勵
對于學生的習作我們總是因為學生存在太多問題,而在批改時消極對待。其實,學生對于教師的評語總是充滿了期待的,因此,我們應及時批改每次作文,在學生還保有極大熱情的情況下,讓學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教師在批改學生習作時要精心對待,不可千篇一律,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即使有不當之處也要盡量斟酌批評的用語。批改時不應只指出問題,還應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嘗試用談心式的語言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殷切希望和愛心,學生看到教師認真的態(tài)度,明白自己哪兒寫得不好,怎樣修改。這樣的批改,不但使學生的寫作熱情越來越高,而且也從中獲得了學習的動力。
2.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文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傳統(tǒng)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yǎng)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p>
我們要相信學生,不妨讓學生之間互評。當然,這并不等于說教師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做。在教給學生之前,教師要提前閱讀,對學生的習作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學生評改的同時,做出相應的指導。在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評改時,筆者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嘗試,將作文的得分點以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時間長了,即使沒有這樣的表格,學生也知道如何評價了。教師在點評時,不僅要針對習作本身,還要對學生的評價做出點評,讓學生知道教師對他們的點評同樣重視。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這樣不僅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更增強了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在寫作教學方面的幾點感想,或許并不成熟。希望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尋找到一條適合職中學生有效的寫作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王國森.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幾點嘗試[J].語文教學通訊,1989(Z1).
作者簡介:丁美愛,女,1982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山西省靈石縣第一職業(yè)高級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