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慣在人一生的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yǎng)成的。孩子天性喜歡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闡述了幼兒教師樹立自己良好形象要注意的幾個方面,以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關鍵詞:良好行為習慣;師表形象;言談舉止
作為一名幼兒老師,不僅承擔著孩子教育教學的責任,也承擔著培養(yǎng)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重任?!敖煺叱?,近墨者黑”,教師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幼兒的成長。因此,教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幼兒留下的印象,要努力使自己從各個方面成為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一、和幼兒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幼兒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不因幼兒的年幼,而忽視幼兒的需要,也不把教師的意志強加于幼兒,而是要與幼兒建立民平等和諧、輕松愉快的師生關系。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中,幼兒才能身心愉悅地表現(xiàn)自己。
二、語言表達文明規(guī)范
語言交流是教師和幼兒溝通的重要方式。教師在平時的教育管理中要注意用語文明規(guī)范,講究語言藝術,用美的語言去感染學生。教師語言要以鼓勵表揚為主,多說“你回答得真好”“你愛動腦筋,老師真為你高興”“老師相信你一定行”這些增加孩子自信的話,即使對待反應較慢、性格內向敏感的孩子,也要不急不躁,親切平和,一定不能說臟話、粗話。
三、心態(tài)、情緒平穩(wěn)愉快
幼兒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和愉快平穩(wěn)的情緒,不能把煩惱、焦慮、怒氣等不良情緒帶給幼兒,這是教師的職業(yè)要求。每一位教師走進教室后,都要把一切煩惱、不快暫時拋到腦后,把那些引起自己情緒波動的事情暫時忘記,主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自覺地實現(xiàn)情緒轉變,以快樂、飽滿和平穩(wěn)的情緒去感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動中。
綜上所述,教師在幼兒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師常常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言行舉止無時不在影響著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為幼兒樹立榜樣,對幼兒多關心鼓勵,使幼兒自信、愉快地生活學習,進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姜明偉.幼教教師良好形象的提升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1(08).
[2]劉進勇.談幼兒教師言行舉止的重要性[J].學前教育,2012(07).
[3]馬曉紅.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研究[J].幼兒教育,2012(1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