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的特征以及相關為理論基礎,探討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優(yōu)化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發(fā)掘兩種學習方式的協(xié)同作用,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外顯學習;內隱學習
長期以來,我國外語教學割裂了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的內在聯(lián)系,厚此薄彼。應試教育下的英語教學中強調外顯學習,忽略了學生的內隱學習;而交際法教學的運用,夸大了內隱學習的作用。作為人類獲取知識的兩種基本方式,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功能,有著各自的優(yōu)勢和發(fā)生條件。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既要強調外顯學習,還要加強學生的內隱學習,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才是理想的外語學習理念,也是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
一、了解內隱學習的特征及影響內隱學習的因素
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是人類完成復雜學習任務,獲得知識的兩種基本方式。外顯學習是在明確意識的支配下以理性思維為核心的認知活動,需要付出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來完成。內隱學習則是在學習者沒有明確地意識到某種行為規(guī)則的狀態(tài)下獲得了這種規(guī)則的學習方式。
(一)內隱學習特征
內隱學習是無意識地獲得刺激環(huán)境中復雜的知識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體并沒有意識到或者陳述出控制他們行為的規(guī)則是什么,但卻學會了這種規(guī)則。獲得了具體知識,但卻說不出如何取得這些知識;內隱學習以偶然的方式發(fā)生,具體說來,內隱學習具有以下特點:
1.自動性。學習者能夠在毫無努力的情況下去發(fā)現(xiàn)任務的隱含規(guī)則和潛在結構,并學會在任何環(huán)境中對復雜關系作出相應的反應。
2.抽象性。通過內隱學習獲得的知識并不依賴刺激的具體物理形式,學習者學習A所獲得的知識可以在與其同范疇的B,甚至C中發(fā)生知識遷移。
3.理解性。學習者可以意識到內隱知識,只是難以把它們完全揭示出來。
4.抗干擾性。與外顯學習相比,內隱學習不容易受次要人物、年齡、智商和病理的影響。
5.強選擇性。在內隱學習中,學習者往往注意并獲得那些與自己的固有知識結構和內容相近或相關的知識。
(二)影響內隱學習的因素
1.材料難度和復雜性影響內隱學習。當材料難度和復雜度較低,外顯學習可以在學習任務中做出較大貢獻,內隱學習效應可能變得微弱,而當材料難度和復雜度較大,內隱學習就表現(xiàn)出更大的功效。
2.材料性質影響內隱學習。在起初的研究中,人們認為以字母、單詞等文字內容為主的學習材料很容易進入內隱學習過程,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各種非文字材料如圖形、數(shù)字、動作等也逐步進入了內隱學習領域,因此內隱學習不僅在言語、文字范圍內存在,也在非文字范圍內存在。
3.時間對內隱學習的影響。時間變量不僅影響內隱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還會影響內隱學習的形式和學習任務。實驗研究已經(jīng)表明,內隱學習效果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練習的增加才會體現(xiàn)出來,并呈逐漸增長的趨勢。內隱學習發(fā)生時間雖然是自動的,不需要意識努力的,但是也需要經(jīng)過一定強度、一定時間的學習,而具體需要多長時間練習才能發(fā)生內隱學習,則因學習任務而定。
二、內隱學習與外顯學習的關系
內隱和外顯學習存在著種種對應關系。實驗表明,所有學習都是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共同作用的結果。練習在內隱和外顯連續(xù)體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練習初期,被試的學習大部分是內隱的,他們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學到的知識,而隨著練習的深入,被試知識結構在被試的腦中逐漸清晰,被試真正意識到所學的知識。另外有研究表明,內隱學習與外顯學習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其產(chǎn)生的內在機制是內隱學習的抽象性,外在條件是外顯學習的適時配合。具體說來,二者的關系如下:
1.內隱學習是自動的,外顯學習需要意志努力。
2.內隱學習是穩(wěn)定的,外顯學習是易變的。
3.內隱學習是深層的,外顯學習是表層的。
三、發(fā)掘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協(xié)同作用
作為人類認知系統(tǒng)的兩大組成部分,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之間是一種相互協(xié)作、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重視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的協(xié)同作用是提高外語教學的關鍵。
(一)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交替進行
外顯知識和內隱知識涉及不同的認知機制,就要在教學中盡可能地使外顯和內隱學習兩種方式交替進行。
(二)優(yōu)化外顯學習
1.課堂上教師應對各種知識模塊進行時間限制。詞匯、短語的記憶,句子或段落文章的背誦應該設置時間,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只有這樣,才能把外顯學習轉換到內隱學習。
2.課堂講解追求知識化、趣味化。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把知識講準、講精,還要把知識講解得有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外顯學習才能有效。
3.講練結合,不斷檢查學習效果。每次下課,都要給學生布置下節(jié)課的任務,而且對所留的作業(yè)要及時檢查,或聽寫單詞、短語或背誦精美句子、段落等,也可布置一些翻譯與寫作作業(yè),打出分數(shù)并把成績好的學生張榜公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忱。
(三)優(yōu)化內隱學習
優(yōu)化內隱學習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語言實踐活動。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并鼓勵其多閱讀,另外組織學生收聽英語新聞、英語廣播節(jié)目,鼓勵其用英語進行會話或對話,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2.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比如,教師在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之后,可就教材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引發(fā)其思考,并寫出自己的觀點,或者在課堂上開展小組討論,之后,每組指派一名成員在課堂上論述,其他組成員做出評價等等。
人既有一個有意識的外顯學習系統(tǒng),也有一個無意識的內隱學習系統(tǒng)。優(yōu)化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發(fā)掘兩種學習方式的協(xié)同作用,將有利于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的研究為我們認識外語教學提供了新的觀點,為更新語言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策略提供了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戴煒棟,任慶梅.二語習得內隱、外顯學習研究:問題與思考[J].中國外語教育,2008(1).
[2]楊治良,葉閣蔚.內隱學習“二高”特征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5(2).
[3]郭秀艷.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關系評述[J].心理科學進展,2004(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