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活動課出現(xiàn)在師生的視野中,它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凸顯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顒诱n的模式為學生平等、愉悅地參與課堂教學提供了可能,這樣的模式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激起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活動課;學習興趣;主體作用;音樂能力;心理素質
音樂課堂應該是最富有情趣,最能調動學生參與的課堂之一,然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讓音樂課變成了音樂理論課,變成了簡單的音樂知識的傳授,這與新課改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為此,音樂活動課出現(xiàn)在師生的視野中,它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凸顯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顒诱n的模式為學生平等、愉悅地參與課堂教學提供了可能,這樣的模式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激起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實現(xiàn)了課堂效率的提高。
經(jīng)過我校一段時間的音樂課堂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學生的改變。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如何通過開展音樂活動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希望各位同行指導批評,相互學習。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其積極性
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耐力,即興趣越濃,注意力就越集中,觀察就越細致,思維、記憶等多種智力活動也越有成效。人們學習的最大動力就是認知的需要,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創(chuàng)設良好的認知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樂學、愿學。
例如,我們在教學《春之歌》這首歌曲時,首先給學生播放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的景象,讓學生感受春暖花開,鳥兒飛翔,河流解凍等,并讓學生自己回憶或者觀察自己身邊“春天來了”發(fā)生的變化,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學生積極踴躍地回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經(jīng)過一番討論達成共識后,我再引導學生走進“蜜蜂嗡嗡叫、大地在歡笑”的多彩世界。春天與音樂的美和旋律仿佛是一體的,在學生的感悟中,每一束花、每一滴水都仿佛奏響了美妙的歌聲,這樣的活動能讓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得到激發(fā)和訓練,更加激起對音樂的熱愛,更加能用心感悟音樂、理解音樂。
在教學“節(jié)奏”一課時,結合節(jié)奏的特點,我讓學生動手、動腳、配合擊掌,并結合新學的歌曲,練習擊掌,充分感受節(jié)奏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學習音樂原來是那么有趣,因而他們的積極性都很高。
二、主動參與學習,培養(yǎng)音樂能力
學生喜歡好動,喜歡活潑的氣氛。如果課堂氣氛呆板、嚴肅、緊張,他們就會疲勞、煩躁,覺得課堂難熬。音樂活動課自始至終強調學生自主實踐,發(fā)揮主體作用,教師適當點撥,發(fā)揮向導作用。在豐富多彩,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活動課中,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己在實踐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培養(yǎng)音樂能力。如,在金色舞臺“爭當主持人”的活動課中,我讓學生當一回主持人,學生們個個都樂開了懷,很快地進入了角色,忙不迭休地擬主持稿,精心準備,如觀眾熱情不高怎么辦?演員怯場怎么辦等?學生熱情高漲,整個課堂生動活潑。
例如,在教學《青春舞曲》時,首先我讓學生集思廣益,開展什么樣的課堂活動最好呢?最終師生共同設計了“小小舞會”活動環(huán)節(jié)。其次,我們在座位的編排上實行開放式的、討論型的座次,便于學生交流,并且空出一塊空間讓學生有表演展示自己的機會。教師也同學生一樣在臺下和學生互動交流,這樣不僅讓學生感覺課堂平等的交流氛圍,還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拉近了師生、生生間的距離。最終學生在歌曲下,翩翩起舞,不僅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目標,同時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從課堂設計、課堂實施等環(huán)節(jié)都有了收獲,提高了實際能力。
這樣的活動課,既照顧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了以人為本,又將學生的主體意識喚醒,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主動參與,并產(chǎn)生了強烈的心理體驗,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能力,還訓練了學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優(yōu)化心理素質,激發(fā)學生潛能
我們不能僅僅將音樂課當成一門課程來教學,我們應該將它提升到音樂教育的高度,讓音樂課發(fā)揮其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而非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開展音樂活動課,對于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有著更加有利的條件。
例如,參加活動課的各項表演、比賽等,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即既要有勇氣,又要有信心。平時上課有些學生由于害羞不肯表演唱,這類平時“沉默是金”一族,但在活動課上,在你一言他一語的氛圍中,他們可就不再保持其“英雄本色”,而是主動開口唱,積極表演。
總之,音樂活動課的開設可以說是對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一個突破和創(chuàng)新,它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凸顯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活動課的模式為學生平等、愉悅地參與課堂教學提供了可能,這樣的模式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激起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實現(xiàn)了課堂效率的提高。通過音樂活動課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其積極性;能主動參與學習,培養(yǎng)音樂能力;能優(yōu)化心理素質,激發(fā)學生潛能,最終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姚宏宇.開展音樂實踐活動 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J].大舞臺,2014(02).
[2]許小平.如何設計音樂活動課[J].吉林教育,2008(24).
[3]石玲芳.新課程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J].小學教學參考,2006(1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