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習題課是強化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糾正模糊錯誤知識點的主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遷移發(fā)散等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guān)鍵詞:物理;習題課;教學
物理習題課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習題教學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習題教學是強化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糾正模糊錯誤知識點的主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遷移發(fā)散等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習題教學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質(zhì)量。本文中,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wù)勛约旱淖龇ê腕w會。
一、理清思路,找出規(guī)律
每一道題都有一個整體的解題思路,理清思路、梳理將會用到已學的知識,找出同一類題型或不同類題型具有的規(guī)律等都可以當做是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找準這個切入點,就等于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在解決習題中也就成功了一半。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在有關(guān)光現(xiàn)象的習題中出現(xiàn)的“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問題,在把握整體時要注意“光的可逆性”這條不變的規(guī)律,同時要注意理清“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之間的異同點:三線共面、兩線異側(cè)、兩角相等或不相等。從這個例子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在解決物理習題時,針對找規(guī)律這類問題時,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二、歸納題型,講解技巧
物理習題資料多種多樣、層出不窮,教師要善于選題,將題型分類、歸納。在解決力學中與“功”相關(guān)的習題時,可以歸為一類,如下題所示:
人以600 N的力向下拉動繞在滑輪組的繩子一端10s,使繩端向下移動了1.5m,重物勻速上升了0.5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取g=10N/kg)。求:(1)人的拉力的功率多大?(2)被吊起的重物質(zhì)量多大?
分析:該題是一道關(guān)于功、功率及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題,通過該題所囊括的知識點可以把它歸為一類,解決這道綜合計算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1)計算做功多少時,要明確所求力的兩個必要因素。(2)計算功率大小時,要明確做功和完成所用時間(或者是力的大小和速度的大?。┮约肮β使郊捌渫卣埂#?)要明確W總、W有用和W額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
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整合所學的知識,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解題技巧。
三、檢查錯題,分析錯因
講錯題和錯因這樣的方法就是要有選擇性、有針對性、有側(cè)重點地幫助學生可以做到認真檢查,檢查自己答題的錯誤率,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錯誤之處、為何錯以及如何改錯。
例如,在湖中劃船時,使船前進的動力是( )
A.槳劃水的推力 B.水直接對船的推力
C.人對船的推力 D.水對槳的推力
分析如下:(1)最可能的錯誤的選擇是A選項,因為生活經(jīng)驗,用槳劃船,船才能前進,不劃槳,船將不動。所以選A。
(2)答案正確是D選項。B、C不可能,這一點很清楚。本題應(yīng)從題目的敘述分析入手,“使船前進的動力”這句話是題目的關(guān)鍵。從語句中,我們要體會到的是船槳受到力了,船槳是受力物體。正是因為船槳受力了,所以才會使船前進。
(3)劃水的力,力作用于水上,水是受力物體,應(yīng)是水在動,所以不選A。當槳劃水的時,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對槳也有力,水對槳的力作用在槳上,相當于作用在船上,所以可以使船前進。所以選D。
四、發(fā)散思維,應(yīng)對變化
知識的運用要靈活巧用,盡管題目要求不同、解法不同、過程不同,但是知識是穩(wěn)定的,所有的習題、試題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例如,假若人們沒有發(fā)現(xiàn)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則人們就不會利用電動機,這樣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請根據(jù)你的觀察列舉出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不便之處。(至少說出兩點)
分析:電動機在我們?nèi)粘I钪械膽?yīng)用非常廣泛,如,洗衣機、電冰箱、空調(diào)、電風扇等家用電器中的電動機以及電動玩具、電動剃須刀、錄音機等小型電器中的電動機等。如果人們沒有利用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來發(fā)現(xiàn)、利用電動機,那么天熱時就不能用電風扇、空調(diào),也不能用電冰箱來長時間地保存食物等。所以要做到舉一反三,注重多途徑、多方案地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習題課是一個整合所學的知識、訓練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習題課,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