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奥牎痹凇奥牎⒄f、讀、寫”的四要素中處于基礎地位。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聽力教法;細節(jié)
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幾年來,本人通過教學實踐,認為在英語教學中,聽說領(lǐng)先,讀寫跟上,“聽”在“聽、說、讀、寫”四要素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一、聽前預習,放松情緒,集中思想
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在消極心理暗示或心理壓力大的情況下,對所聽內(nèi)容的正確解讀就會受到干擾,從而發(fā)生理解錯誤。這種現(xiàn)象在聽短文完成表格這類題型中尤為明顯,因在短文內(nèi)容常出現(xiàn)學生聽不懂的單詞或?qū)懖怀鰡卧~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對文章的正確理解和判斷。因此,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如,在Go for it!七年級下冊Unit 2 Section B 聽力環(huán)節(jié)中,根據(jù)聽力及所學的知識來完成表格關(guān)于Tom的一天。我的做法是這樣的,先讓學生自主預習有關(guān)日常活動的動賓短語,并寫在一張紙上,如:
起居:get up,go to school,take a shower,go home,go to bed...
飲食:have/eat breakfast,have/eat lunch,have/eat dinner/supper...
學習:read books,have English class,do homework...
家務:clean my room,sweep the floor,do the dishes...
休閑活動:play sports,run,have/take a walk...
這樣的做法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訓練學生對信息的篩選、歸類能力,幫助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集中思想,有條理、有目的地去聽。
在學生聽錄音之前,我也可以提出幾個關(guān)鍵的問題,以便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聽力內(nèi)容。如,
Who is talking about his day?
Does Tom get up early? When does he get up?
When does he do exercises, in the morning or in the afternoon?
學生帶著問題去聽,第一遍后都能簡短地說出一些答案,如,get up at 5:30,run at six...第二遍聽力之后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在表格相應處填寫聽到的內(nèi)容,在學生完成填寫表格的任務后,我還在此基礎之上要求學生盡量用完整的句子來復述Tom的一天,如, Tom gets up at five thirty. He runs at six o’clock.這種變換人稱的復述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打好堅實的語言基礎。
二、快速瀏覽問題,聽前預測內(nèi)容
聽前預測是一個很重要的聽力策略,預測時學生會自然運用到已學的知識,根據(jù)線索猜測聽力內(nèi)容,對將要聽到的內(nèi)容產(chǎn)生預期,以減輕學生聽力的負擔。如,在Go for it!七年級下冊Unit1 聽力練習1d部分中,我先讓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圖片內(nèi)容,并對情景進行提示:Look!A teacher wants some students for the school concert(音樂會).
學生預測的分別是:sing,dance;drums,piano,violin;play the piano,play the drums...
學生這樣預測的理由很可能是聽到了the school concert。在這樣預測的情況下學生在完成聽錄音圈出所聽到的單詞時準確率就會大大提高。
三、理解整體,抓關(guān)鍵詞,注重細節(jié)
聽力測試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捕捉信息重點。聽第一遍時,邊聽邊解決事實的細節(jié)問題,獲取對話的話題和大意。聽第二遍時捕捉關(guān)鍵信息,進行合理的推測,并對解答進行核對。
如,在Go for it!七年級下冊Unit 7 聽力練習1d部分中:
師:How’s the weather? Why does Mary call Eric? What is Mary doing?
這幾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大概理解聽力內(nèi)容與天氣有關(guān),與人物正在做什么有關(guān),由此還可以聯(lián)系到所學的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的相關(guān)知識。
學生的答案分別是:Not bad;visiting grandmother;having a party;hot, terrible;raining,cold...
學生可以根據(jù)對聽力內(nèi)容的大概理解寫出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答案,開始學生也只是寫出了如上述一樣的關(guān)鍵詞,錄音放完后可以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再補充完整,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句型來補充完整。如以下的師生對話:
問:How’s it going with Mary?答:Not bad.
問:What is Mary doing?答:She is visiting her grandmother.
問:How’s the weather?答:It’s terrible. It is raining.
核對聽力答案時,這種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互動比讓學生說出個別單詞或短語要有意義的多。這種互動是真實的交流,對于學生是有意義的輸入,同時加深學生對聽力內(nèi)容的理解,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
制約和影響中學英語聽力教學質(zhì)量的因素是多樣的。但是,當我們對聽力理解的構(gòu)成要素、制約因素有了清晰的了解以后,在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實踐,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就能在教學中如魚得水,順利突破。
參考文獻:
劉雅娣.初中英語聽力有效教學策略[J].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08(03).
編輯 謝尾合